小时候,推开家门就要喊妈妈,如果看不到妈妈,我便焦急的想:“妈妈干啥去了?如果过一会儿妈妈还没有回来,我就忍不住想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呀?那是小时候等待妈妈的时光。
如今,时光流转,妈妈老了。她开始像个孩子,每到我下班的时间,便眼巴巴地坐在沙发上,目光紧紧盯着门,盼着我回家。等待的角色悄然互换,我成了她满心牵挂的人。
今天,学校临时召开紧急会议。我满心只想着让孩子在办公室等着,却完全忘了她还有小课的安排。不知孩子借了谁的电话,打给我时声音里满是焦急,几乎要哭出来,甚至说要骑着我的电动车自己去上课。那一刻,我的心猛地揪了起来,赶忙给老王打电话,让他去接孩子去补习班。老王还批评了我粗心大意,我也满心愧疚,自责不已。
会议结束,我匆匆往家赶。还没走到家门口,就接到了邻居打来的电话,原来是妈妈见我迟迟未归,放心不下,便请邻居联系我。我赶忙解释是因为开会耽搁了,并承诺马上到家。
一进家门,就看到妈妈坐在沙发上,脸上满是担忧。她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等不到你,我还以为出啥事儿了,担心得不行!怎么也不知道给我打个电话说一声,这么晚才回家!”看着妈妈焦急又心疼的模样,儿时等待妈妈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曾经,妈妈也是这样,在我晚归时满心焦虑,坐立不安。
岁月悄然改变了我们的角色,曾经那个等待妈妈的孩子,如今成了被妈妈等待的人;曾经那个让孩子安心的依靠,如今也需要孩子的安慰与陪伴。这等待的轮回里,藏着的是浓浓的爱,是跨越岁月始终不变的牵挂。往后的日子,我定要多些细心,多些陪伴,不让妈妈再为我这般焦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