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说学习不需要天赋,毕竟学习不过就是模仿、记忆(重复)、运用的过程。这里根本不涉及任何天赋。
但有些东西确实依赖一些“天赋”,比如说身高、臂展、腿长、指长、外貌、声音条件、反应能力、感受能力……
当然,部分天赋也可以通过一些努力去弥补差距。
然而这些天赋实则就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
至少在当前环境下,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父母的基因库;而父母也无法保证自己的优良基因就能遗传给孩子。
是的,只有基因决定的,才能算得上是“天赋”。
那么所谓的先天智力缺陷这一类的悲剧,我们自然是不会去讨论。
——虽然也有学习障碍、语言障碍的人学成了科学家的先例,但始终比较少有。
而运气呢?实际上也是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甚至是我们意识不到它究竟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
比如你说,投个骰子,是不是有一定投出某个数字的方法?肯定有,但我们不会刻意去控制,因为这样就没了“运气”的乐趣了。
我们很多人都享受“随机”的乐趣,比如抽盲盒,比如抽卡游戏,比如派位(不对)。
咳咳,总之,所谓的“不确定性”,有时候可能是我们讨厌的,但也有些时候是我们喜欢的。
比如iPod Shuffle为什么曾经那么热门;比如我们明明按了随机播放,却又要点下一首……等等。
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上,人为是做不到“真随机”的。
而大自然的规律本身,也并没有“随机”这个概念,有的,只是极多而又极微小的差别,不断累积而成巨大的差异。
天赋的本质,就是极大量的基因库和极繁杂的基因组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无数细小的差异,导致了每个个体的巨大差别。
但差别再多,我们依然是“人类”。身体的功能、极限等,有差别,但不大。
而在学习这方面上,最大的差异,产生在孩子刚出生的13周内、2~3年、3~6年……
每个阶段都会有差异。
那来自每一个不同家庭、不同环境、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存在的极多无法控制的极微小的差异,导致了我们认为的所谓“天赋”的差异。
就比如,因为我从胎教时期就因为父母酷爱音乐而经常听歌,所以我刚出生就能跟着音乐打节拍。
又比如,某个孩子因为家里不同长辈都会不同的语言,所以从小就具有“语言天赋”,能很快学会多种语言(其中机制现在已经明了,以后聊)。
但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孩子的大脑已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之后。
在这一点上,请相信唯物主义。
在孩子出生前(大脑成型),任何东西都影响不了孩子;在孩子出生后,一切都可能影响到孩子。
除了基因的差异,所谓的“差距”,只会发生在这一切之中。
所以,天赋,甚至是运气的一部分。
都是我们无法掌控,甚至自己无法主动察觉的部分。
所以,千万不要去在意这些东西,只会徒增烦恼。
去掌控能够掌控的事情,才是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