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洗澡了所以没做饭,结果因为个没做饭,又和我发脾气,一瞬间的孤独感袭便全身,
我想离婚,很多次都这么想,如果我有本事有钱,可以独自扶养孩子,我会不会还接着维持这段婚姻。
不是我要的,我错了。我以为我低嫁就能成为他心中的白月光,以为我在他穷的时候义无反顾就能得到他更多的眷顾和爱,我错了。现实啪啪打脸。
结婚十年,我更多的是看到我在他眼中的实用性,做月子和我吵架,还不上钱和我吵架,我不会做饭和我吵架。。。。。
他爱我么?不。一点都不。
也许我不爱他,至少不像我想想中的那么爱。
我们的爱都是自私且有条件的,我爱他的前提是他得对我好,包容我,宠我,偏爱。
如果没有这些,我又为什么要爱,还要只爱他?凭什么?
我在他眼里不过是个工具人吧,发烧想要他关心,他摔门而去。难受不想干家务了,他甩脸子。我到底算个什么呢?
啥也不是,啥也不是,啥也不是。。。。。。
中年夫妻的悲哀大概就是这样,揣着一肚子的不满,硬忍着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几分落寞,几分凉薄,除了在书里,谁还敢说有什么爱情。
匆匆岁月,最该为自己而活,伺候男人的结果就是被嫌弃,一切都觉得是理所应当。
没什么天生的理所应当。家务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做是因为我心疼你上班辛苦,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我管是因为我爱我们的孩子,家不是我一个人的,难道我要毫无原则的隐忍退让,费力扮演贤妻良母来让你觉得理所应当。
嗯,这就是我在和老公吵完架后的心理,这套思维逻辑,看起来无懈可击,符合当下人的思维判断。
不过它只是我的一种意识心,意识流。我如果认为它是我的想法,那么我恐怕就要陷入埋怨痛苦之中。
事事皆是因缘,因缘来了,事儿发生了,大脑会惯性的根据之前所吸收的因缘意识知识概念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一套答案,然后你认为这个答案就是你思维出来的,不产生任何的怀疑,认为这是我思我想,非常相信,然后再根据这个思维结果进行深度推演,进而行动。
这就是佛家讲的业力。
可是,事实上,只要你对大脑的思维结果产生质疑,这大脑思维的我老公很糟糕让我很失望这个结论,是我思考出来的么?no产生质疑
你会发现确实不是,因为网上小视频再说,老公回家就应该干活,老公不管孩子没有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不负责,老公要是爱你就会如何如何,如果他不爱你,他就会如何如何,女人就应该自立自强。这些信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各种网络信息赋予你的。
所以看看这些信息导向是什么,是离婚呀。独立自主,辣妈带娃。所以现在大批的女人离婚。
而过去的女人的思维也是受社会大环境思维引导的,女子就应该三从四德,女子就应该逆来顺受,女子就应该从一而终。导向是什么,是一辈子不管好坏都得过下去。
所以我们一直生活在因缘之中,受因缘的支配。从不曾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