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直在看李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文章,笑来老师一直提到提醒,让我们自己千万不要做伸手党,这其中的含义就是,遇到问题不要总是问别人,遇到麻烦不要总是叫人帮助。总之,就是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自己的大脑,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值钱。
我很早就意识到这个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怎么样引导我们的孩子们不要成为伸手党呢?特别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见到很多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很不错的,但是独立生活能力太差,有的学生的那个抽屉啊,乱遭遭的,和垃圾堆没什么差别,更为奇怪的是,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生活类的问题,不知道什么处理,比如说,今天早上,我看到了地面上很多粉笔头,让今天的值日生去捡一下,当他捡完后,就问我:“戴老师,这个粉笔头捡起来,放在那里呢?过了一小会,我就反问他:“你觉得呢?”,他说:“丢在垃圾桶里……
特别是有孩子的家长,问到了一些基本常识,或者在你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不要让孩子成为伸手党的第一步,那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思考,按照前面我说的方法,我们可以提问,将问题丢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进而自己去解决这样的问题,随着时间的迁移,孩子们就慢慢学会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下面我就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去思考:
一般来说,我们将说话内容分为:观点、事实、价值、原因、方法,五大部分,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这几个部分进行提问,促进孩子们思考。
对观点提问
若是我们想知道孩子们的看法,感受,感触时,这就是对观点进行提问,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提问句式:你怎么看呢?你有什么看法呢?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有什么感触呢?
通过这样提问句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表达的欲望,孩子们想到什么就可以说什么,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说,在班级管理中,我就问我们班长,对于邓万豪同学管理你有什么样的看法,于是她把自己想说的全部都表达出来,让我对邓万豪同学和班长同学有了更深的一个了解。
有的家长总是在抱怨和自己的孩子们,没有沟通交流,其实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句型来激发孩子表达欲望,比如说一天放学回家,可以这么问:“今天上学有什么感受啊,对今天学到的内容有什么看法啊?……”等等这样的问题,既能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这么样,又能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
对事实提问
若是我们想要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就属于对事实进行提问,这个提问句型为:怎么样了?怎么?事实是什么?
当我们将这样的问题抛给孩子们时,孩子们会将他听到的,见到的一一告诉你,能够更加准确、清晰的了解整个事实的情况,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孩子们大脑中词语使用量,孩子们书籍阅读量,同时提升孩子们对事实的描述表达能力。
对价值提问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其价值和意义,一样的道理,当孩子们做一件事情时,我们也要多提问他们,做这样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价值,这样的提问的句型为:有什么价值、意义、目的,这样做会达到什么效果。
对价值提问,能够更加清晰了解孩子们做一件事情所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一旦发现做这样的事情的没什么价值时,或者离价值偏高时,我们可以及时纠正他们的目前的行为,引导孩子们往更正确的方面去发展。
比如说,昨天晚上我和孩子去超市逛超市,当孩子走到玩具货架前,想要购买橡皮泥时,我是知道家里有橡皮泥的,只是没有用完,我就会问他:“琦琦,你想买橡皮泥吗?”他说:“是的”,我说:“那你买橡皮泥有什么目的呢?”他说:“想要做菜啊……“,我就说:“那我们家里还有橡皮泥啊……”,他突然想起了说:“奥,是的,我家里还没有用完呢。”于是,我们就这样愉快的离开玩具柜台了,通过这样理解性提问,并且将他的目的进一步引导,让孩子能够更加快乐的接受我们自己的观点。
对原因提问
对原因提问,是我们经常与孩子们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样的句型可以为:怎么会呢?为什么?什么原因?本质是什么?根源是什么?
通过原因提问,更加能够了解孩子们做出一些行为动机,能够及时了解孩子们内心的想法,一旦孩子们一些行为出现差错时,我们能够及时和他们一起找出其根本原因,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进而能够去解决问题。
比如说:昨天我接到一个家长电话说,他打孩子了,他说的原因是孩子考的太差了,语文才考21分,当时对方的情绪非常激动,我找了借口挂了电话,说明天会找他的孩子谈谈,第二天我找到这个位家长的孩子,我说“申同学,知道戴老师找你干什么吗?”他想了半天:“奥,戴老师,我昨天被爸爸打了。“我说:“你爸爸不是一直很疼你的吗?,怎么会打你呢?”他说:“因为,我昨天对爸爸大孔大叫……”后来我发现其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考的差,而是他对他父亲的不礼貌,父亲的权威受到了侵犯,后来我就指导这个孩子,从道歉,感谢,对自己要求三个方面,写了给爸爸的一封信,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拉近这个孩子与父亲之间的关系。
对方法提问
在知道事物现象、问题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就需要思考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孩子们也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对方法提问其句型为:怎么办?有什么方法?有什么建议?怎么做呢?
对方法提问,能够详细了解孩子们遇到问题时,在大脑思考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后,我们也能够给予一些自己的建议和帮助,让问题解决往更好的方法去发展,进而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我收到一笔学校餐费退费,每人56元,当我将这笔费用给我们的生活委员时,我就是这么提问的,我说:“高同学,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分发这笔餐费呢?”他说:“一个一个发?”然后我就说:“老师给你的几乎都是100元,很多同学都没有带零钱,你准备怎么办?”后来,他想了半天说:“戴老师,我先把每一组的钱总数算好,并发给小组长,让小组长自己去解决每个人的餐费分发问题?”我就说:“你太聪明了……”于是他就这么干了。
总之,一旦我们想要告诉孩子某一个观点,了解某一个事实时,我们千万不要直接告诉,我们得停住,深深的停住,将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事实、原因、方法、价值)转换成问题的形式,因为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随着时间的迁移,慢慢的,让孩子远离伸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