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写了很多关于中秋佳节的美句。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每逢佳节倍思亲,一点都不假,这是一个团圆团聚的日子。对于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来说,每一年别的时候可以不回家,过年和中秋节,是无论如何也要带上年糕月饼,牛奶八宝粥.….回家一趟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一例外,即便万不得已不能回家,一个亲切的电话也是要记得打的,微信里一个笑脸一声问候都是满满的思念和浓浓的情意,和着那十五月夜皎洁明亮的月光!更是情深意切。
过去没有电话,没有手机,只有书信来往遥寄中秋情,对月情思乡。月亮就成了最好的赞美和赋予,文人墨客就有了太多感慨,万千的好诗词脱口而出,有唐朝诗仙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和故乡有了千丝万缕的惆怅和向往。中秋节应该算是除了年之外最为重大的一个节日了。古时车马慢书信远,中秋之夜仰望天空皎洁的明月,远在他乡的游子,自然更加思念故乡和远方的亲友,恨不得马上能与家人相聚。因此,又有人把中秋称作“团圆节”。
从前盼望过节,是因为过节的时候家里总是会多很多的好吃的。现在盼望过节,是因为每当节日总是给了我们一个回家和团聚的机会。虽然离家不远,也是想回随时可以回家的距离,但是却总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耽误”了回家,越长大也越懂了团圆和欢聚的珍贵意义。现在每到中秋节来临,到处各式特色月饼,早已经应有尽有,各大超市小门头商店,月饼系列早早上市,等到中秋月饼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所以对于现在的孩子,中秋节月饼好像没有了新奇的感觉,中秋节的那种情怀也淡漠了许多。而我们小时候,盼中秋就像盼月亮盼星星,心里痒痒的像放了爬爬虫,离中秋好远就扒着指头算着,想像着中秋月饼的那份香甜,等到那一晚上是满怀的兴奋,喜悦和欢欣。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每一个传佳节到来之际,人们常用“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企盼团圆的心情。而圆月当空的中秋,人们对于团圆的渴望巨大,回家团圆的渴望成了人们挥之不去的温馨的梦想,中秋回家的团圆,已经成为中国的固定模式。不管路途多么遥远,身处异乡的游子都要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地赶回家里,与家人围坐一桌,尽享天伦之乐。
合家团圆,充满着很浓烈很圆满很完善的色彩。对每个家庭来说,是一种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