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山河万里,当以墨笔量之
还记得小时候我的梦想,不是当科学家。我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们在嬉戏玩耍时,我会在傻傻的待在一旁发呆。我喜欢沉醉在自己所构想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与我们现实世界不同,里面有着万物灵长,鬼神精怪,妖魔异物,魑魅魍魉。这个世界把小时候我所听到的古怪神话都包括了进去,随着我的成长,这个世界也越来越大,它也愈来愈清晰。这个世界的风采的来源在《山海经》、《阅微草堂笔记》等神话书籍、民俗典故里。但这样的世界终究只是一场梦,一场属于我的梦,我想吧它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可他们对此毫无兴趣。
在初、高中繁忙的学业里,我还是很喜欢抽空阅读神话故事。也是那时候,我萌发了把这个幻想世界写下来的冲动,但迫于高考的压力,我再一次压下了心中的悸动。不过,为了在未来可以有更好的环境让我去写一些东西,我选择了学文,因为只有文科,才会有历史,才会学到传统神话故事。
在填学校专业时,我心中只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个是历史专业。但因为自己高考不努力,最后在专业调配下,我来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开始的我对这个专业并不熟悉,但在一学期的课程中,我觉得与我一开始想追求的环境大致相同,所以我并没有过多的抱怨。
小时候的我是不喜欢作文的,自己从小到大就没能写过几篇自己满意的文章。但在大一上学期里,我开始试着认真的写一些自己内心一直想着的念头,不知不觉间,我开始积攒写作的经验。
读的故事多了,才会感叹文字是多么有力量。它包罗万象、变幻莫测,既能化为利刃,又能做良药治愈人心,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更可凭空造就一个波澜壮阔的浩瀚世界。所以,自文字诞生起,便有无数人醉心于文字,更有无数人迷恋于文字刻画的世界,浩大如《山海经》《逍遥游》;诡谲如《搜神记》《唐传奇》,厚重如《穆天子传》《三国演义》,奇幻如《西游记》《聊斋》,百花齐放、层出不穷,正应了释门所言的三千世界——一叶一佛陀,一花一世界,小如芥子的文字,其间可容纳的,又岂止是一座须弥山。归根结底,文字就是人类模仿造物主的道具,亦是人类扮演创世神的舞台。读书写字,更接近于一场拥抱小天地,释放真性情的旅行,或是一场逃离俗世喧嚣,追求物我两忘的游历。
我心中的世界已不再局限于只有一两场故事了。它已包涵了山河万里。
大好河山穷几许?当以步履丈量之。当以笔墨看看我的世界。
看看北海之滨有无巨鲲,跃出海面,化为大鹏,翼若垂天之云,击水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看看彩云间的白帝城外是否有一条捷径,能朝辞白帝,暮至江陵,一条江水随意捧起一抔,都满是诗人的诗意。
再看看西垒壁古战场如今是否还萦绕着金戈杀伐之声,每至阴天,是否能听到擂鼓轰鸣、马蹄奔踏。去感受英雄逝去,但英魂不散的悲凉!
或西行函谷,去寻觅那位骑青牛的白发老者;或东去洛水,等着邂逅某位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水神;或北上茂陵,去触碰‘象天设都’的帝陵堆砌出的威严。
三清天上,是否有那五城十二楼的白玉京?其中可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的秒景?
极乐净土,可有诸佛显圣,梵唱高吟的万众佛国?
地狱深处,真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菩萨坐镇?
最惬意者便是牵一匹老马,驼两个行囊,放上数本古书,挂上几壶美酒,芒鞋竹杖,走走停停。每至一处奇景,每遇一处河山,便拿出或《山海经》或《水经》来仔细比对,找到了书上记载的,有印证之乐,遇见了书上未记载的,亦有发现之乐。
去一片广袤的竹海深处,找找有没有日复一日对着几根竹子眉头紧锁若有所思的年轻人,如果遇见,不妨约其手谈几局,萍水相逢,交浅不言深。
更要去那处奇观“黄河之水天上来”下等着,若有位披头散发的浪荡子念念有词什么“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当邀之痛饮三天,盘缠散尽、不醉不欢。
置身于这样的世界中,浑浑噩噩,如庄生梦蝶那般,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