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凌晨,李玉刚在网上发布一条动态:
梦中梦见了父亲!醒了,一行热泪,跪地:爸爸,我想你了。
成年人的脆弱,躲得过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躲不过四下无人的深夜独醒。
2019年2月,李玉刚工作室曾晒出一张李玉刚写给父亲的信。
他曾寸步不离地照顾,但父亲还是离去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剩下的,也只能是在思念化成梦中相见。
在李玉刚的动态下,很多粉丝发表留言,希望他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注意休息。
但也有人质疑,这是在作秀吧?就算是思念,又有什么必要发到网上来博眼球?
这就像李玉刚一直以来的人生——总是在理解与质疑之间徘徊。
而对他最大的质疑,或许就来自梅兰芳先生的儿子梅葆玖。
一、梨园传人梅葆玖
“小 汤 仕女美无伦,画作梅花也可人。寄与玉郎时顾影,一丛绛雪媚初春。”
这是清末状元张謇写给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诗,题为《以汤乐民画红梅寄畹》,其中,“畹”是梅兰芳的字“畹华”的简称,在诗中,张 謇 毫不吝啬的称赞梅兰芳为“玉郎”,并用红梅赞叹他高洁。
作为京剧大师、梅派艺术创始人的梅兰芳的确称得起这样的赞美,在京剧行当中,梅兰芳犹如一轮圆月。
但是,当一个人过于闪耀的时候,往往会给他人造成压力,尤其是他的继任者。
当年的梨园行当,一般不会让自己子女传承技艺,一来因为他自己经历过这种辛酸,不忍心让后人再来受苦,二来“大师之后,难有能者”。
梅葆玖却是个例外,他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儿子,当年梅兰芳并没有要求子女入梨园行,但梅葆玖出于对戏剧的热爱,他毅然决然走上了戏剧之路。
梅兰芳先生去世以后,梅葆玖就成了梅派艺术的领军人物,虽然在谈起他时,在他名字之前的称呼是“梅兰芳先生的儿子”——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场景,中国人说: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但在梅葆玖时期,传统的京剧艺术走向落寞,新兴的娱乐方式兴起,所以,他所担负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重任。
二、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
大家熟识李玉刚,很多是从《新贵妃醉酒》开始,一人唱出男女两种声音的表现方式,让人耳目一新,而舞台上的李玉刚,举手投足间,妩媚雅致。
其实,在李玉刚凭借《新贵妃醉酒》走红之前,他和梅葆玖就已经是相交多年的老友。两人因为对戏曲的喜爱,同样立志于传播传统戏曲文化。
只是,后来两人在传播方式上有了分歧:相较而言,梅葆玖有些像是“保守”的传承者,而李玉刚则机缘巧合下成了用新媒介传播曲艺文化的推广者。
《新贵妃醉酒》大火之后,一句“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赞誉悄然而起。
这样的话,对李玉刚是一种激励和赞美,但听到梅葆玖耳朵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不要忘了,他一直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他最想要的就是能够做到突破。现在,有人用他很不赞成的方式完成了这种突破,在他心里,多少会有些又羡又恨。
而且,当时走红的李玉刚,利用的营销方式,完全是依靠和梅兰芳先生“捆绑”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这样的做法,多少有一些哗众取宠,自然更加让梅葆玖难以接受。
于是,两人关系开始交恶。
但是,仅仅因为理念和方式不容,远不足以让梅葆玖说出“至死不会原谅李玉刚”这样的话。
三、世事无常,知己成陌路
那段时间,李玉刚沉浸在自己的走红和对传统曲艺推广引起广泛影响的欣喜之中。
人在得意的时候,最容易忽略他人的感受。
李玉刚也是这样,他没有意识到此刻自己那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朋友是什么样的心情。
有一年,李玉刚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当时梅葆玖正坐在台下,或许是为了或许是为了缓和当时的氛围以及表达自己的尊敬,李玉刚上台讲话时,他说道:
“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向全国观众致以崇高的问候。”
这样的发言,让台下的梅葆玖非常不悦,他站起身,愤然离场,只留下站在台上,有些失神的李玉刚。
这件事情之后,两人关系降至冰点。
很多人认为,二人的争执起源于观众把李玉刚放到和梅兰芳一样的高度,惹起梅葆玖的怨恨。
其实,两人之间的分歧,更多的是在于弘扬方式的不同:
梅葆玖师承自己的父亲梅兰芳,他学习的是最正统的梅派京剧,他想做的,是将这种艺术原汁原味展现给大家。
而李玉刚的方式,恰恰是梅葆玖不认可的“短平快”,虽然短期内让更多人喜欢上京剧,但那毕竟不是“正路”。
这是两种理念的冲突。
其实,他们二人谁也没有错,目的相同,只是选择的方式不同,谁又能保证,日后不会殊途同归呢?
但因为李玉刚在舞台上的一句话,让梅派艺人对他产生了误解和隔阂,这样的结果,的确太可惜了。
今日问题:大家认为,李玉刚的成就,能够赶上梅兰芳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