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2 14:23:09
过 年
小时候过年是个美好的事。冬天到来心里就巴望着过年。虽然年意味着可以吃饺子。吃白馍。穿新衣。哪怕是姐姐哥哥的旧衣服经过妈妈巧手精心改制翻新的。
腊月下旬一到。年味渐浓。扫房子的事往往是我们哥俩的。母亲会蒸上几锅馒头盛在一只竹筐里高高地挂起来。炸油饼的事是不准小孩近前的。免得乱说话冲撞了神灵。除夕早上贴门对儿还是我们哥俩的事。父亲手书的春联会贴遍邻里的家门。贴春联的最后往往是在门前的一棵大树干上将一条长长的红纸绕上几圈贴在上面。写着长长的一句话:捷报新春出门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寄托着一家人新的一年的祈愿。
除夕晚上是要熬年的。吃罢饺子就被伙伴邀走了。挨家挨户地捡鞭炮。听到谁家爆竹响撒腿就跑。然后互相数着谁捡的多捡的大。正在兴致母亲的呼喊就到了。对伙伴说玩到老天大光的承诺总是难以兑现。被母亲拽着胳膊一路不情愿的回家。临走还要回过头来告诉同伴明早一定要早起。除夕温暖的被窝里会美美做一个长大的梦。大年初一的早上村庄里的鞭炮声响过几轮。我才被惊醒。一个翻身。揉揉惺忪的眼睛哭着埋怨父母为什么不早喊。误了伙伴的约会。这时就有邻家的小孩趴在窗外轻声呼喊我的名字。匆忙穿上母亲缝制的衣服和新棉靴起床。那灯芯绒的棉靴往往紧得挤脚。和伙伴捡完炮仗回来脚趾总会磨的通红。母亲的新棉靴每每赶不上我的脚成长的速度。
初一过后就是走亲访友。和姐姐哥哥挎筐挑担之后就会换回零零碎碎的一沓压岁钞票。上交父母之后会自己留一两张。压在床头。压上几个月。久久舍不得花。
中国几千年的民俗传统好像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蜕化殆尽。心目中的年味一年不如一年。也许是人到长成怕过年。无情岁月增中减。对于人过年就是年龄在长大生命在一天天缩短啊。
春节假期是漫长的。漫长到今天忘了昨天做了什么。漫长到今天不知明天该干什么。漫长到丢下饭碗独自在房间里逡巡茫然无措。春节好像就是专门放假叫人在家集中大吃大喝集中看电视集中睡懒觉。终日没有什么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生。
年。就这样一年一年地度过。
三毛说:人之所以悲伤,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而更无法面对的是有一日,青春就这样消逝过去。
听 歌
我是爱歌曲的人。虽然自己五音不全。
小学时会唱几首革命歌曲。初中爱听港台音乐。再往后渐渐学点乐理接触些高雅音乐。再往后岁月流转歌星歌曲简直不可计数。
可是真正经典的歌曲却久唱不衰。哪怕歌者远逝却历久弥新。能让人记在心里的歌星喜爱的不多。
我爱邓丽君的歌曲。虽然曾是靡靡之音。我爱费翔的《故乡的云》。每一个游子都会热泪盈眶。我爱姜育恒的《再回首》。唱出绵绵情思。我爱张学友的《祝福》和《吻别》。倾尽歌喉想要表达恋情。我爱成龙。他像一个大哥哥一样激励人向上。等等。
在百度MP3的榜上有无数的歌。有无数的歌星。按顺序听罢真正有印象的不多。
真正的好歌是词曲兼美。是歌者独特的嗓音。还有配器。四者完美结合才促成经典。好曲得有好词配好歌得有好嗓唱。刀郎的《敢问路在何方》与蒋大为的味道迥异。董文华的《走西口》与阿宝的风格不同。《社会主义好》在孙国庆口里成了摇滚。
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就像有人爱吃肉有人爱喝粥。我爱通俗你爱民族他爱美声。
陈瑞的《白狐》不错。缠绵的叙事中哀婉无限。许美静的代表作该是《城里的月光》。许茹芸的该是《独角戏》。孟庭苇的该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周杰伦的粉丝众多。而我喜爱的只是《菊花台》几首。安妮宝贝喜爱王菲的歌。可是我爱乌却不能及屋。台湾的歌喜欢李宗盛。励志的较多。还有音乐教父罗大佑。《童年》《光阴的故事》从小唱到今。《东方之珠》《鹿港小镇》是爱国主义的有声表达。他沙哑的嗓音里蕴含着无限的哀愁。我喜爱。
喜爱刀郎的歌曲。不仅仅是词曲。更重要的是他的嗓音。沧桑得好像历尽风沙。就像自己独自拎着一把吉他漫步在茫茫荒原。《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冲动的惩罚》声嘶力竭。喜爱他的《手心里的温柔》。听着歌曲好像手牵着恋人远遁他方在草原地老天荒。歌星云朵的风格与刀郎类似。所以有合作。《云朵》《爱是你我》后半部如火山爆发。淋漓尽致。吐纳间会令人忘却所有烦恼。痛苦在瞬间倾泻。
我的生命中离不开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