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关于人工智能的影片,书出来不少。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是超验骇客,一个是皇帝的新脑。前者从非常技术化的角度探讨超级智能诞生的一条可行路线。而后者则是从一个非常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来反驳强人工智能的乐天主义观点。
说实话,从导演和制作的角度来说,超验骇客的确算不上什么优秀的好莱坞商业片。同样,这本我从高中时代就奉作至宝的皇帝的新脑,其实给人更多的感觉是以作者极其渊博的科学知识为炫耀资本,以相当咄咄逼人的态势来批驳对立观点。如果要精炼的去揣度作者的立场,也许简单引用中文房间这个思想实验就足够了。
中文房间这个实验是这样设想的:让一个完全不懂得中文的人在一个密闭的房间中,除了唯一一个对外交流的打字机式的通讯通道外,没有任何途径能够让外部了解房间内部的情况。房间中放有一本完全涵盖中文所有用法的书,告诉使用者在何种中文输入情况下该如何以中文应答,却完全不用使用者自己的语言去解释这些问题和答案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外部的实验者用中文与房间内的人进行沟通。房间内的人在工具书的辅助下,同外界交谈。由于书本身的完备,在不计响应时间的差异时,房间内的人可以以中文完全流利的与外界沟通,就仿佛他真的会中文一样。但是实际上,房内的人在交流过程中是完全不知道所交流的内容是什么。
反强人工智能者借此例证即使我们能够建造出一个完全让外界认为和一个人一样行为的人工智能,也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工智能就真的如我们一样,“知道”它的这些行为和交流内容的含义,也就是说并不能借此判定这个人工智能具有自由的意志。因为自由意志必须要“知道”自己所想的是什么具体含义。
先不去展开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说到思想实验,不得不提及的是另外两个相当精彩的实验,这个与我想讨论的话题有密切的关系。先回顾一下它们,在后面的文字里我们会深入一点再来讨论。
这两个都是物理学上的著名思辨。
第一个是关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中学物理课本中用于说明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无差异性。假想一个完全平稳的水面上航行着一个稳定性无穷大的船。船仓中没有任何可以了解外部状况的途径。因为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重力的表现同静止时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船内的人彻底无法判断船到底是在航行还是停止不动。
第二个是对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的思考。想象太空中以一个重力加速度大小加速推进的飞船,航行于远离任何星体的空间中。因为飞船本身的加速,船内的所用物体都具有相对船体反向的一倍加速度分量。这个状况和静止直立于地表的状况完全一样,忽略地表的微分引力照应时。因此获得一个结论,加速度与重力场之间的等效性是自然的,两者不存在可区分性。
这两个思想实验,在形式上和中文房间有相似的地方。
首先,三者都是通过固化参量的方式构造近孤立的系统,中文房间给这个孤立系统留下一个唯一通道,而后两者则完全将系统与外界完全孤立起来。
另外一方面,三者虽然是在讨论不同的学科背景的问题,但是用以达成判定的媒介是相同的,都是通过信息的获取可能来判定的。中文房间的差异仅仅是一个在外部对信息的获取能力进行判定,而两个物理思想实验则是在内部进行判定。如果用数学家圈地的笑话来想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定义中文房间的外面才是我们考虑的系统的内部,那么这差异就不存在了。
但是,在形式判断结论处,这几个思想实验所得的结论却是天差地别的。这个是不得不引起我们的主意的一个重要现象。
先看中文房间,它的结论是:虽然从外部无法区分房内的人到底是否“懂得”中文,但是实质上房内的人是不懂中文的。因此以“是否无法区分‘懂得中文’和‘表现得完全像懂得中文’这两个现象”而将其两者认为是等同的,这个观点是不能够成立的。
简单的来看一下这个逻辑的过程,先进行符号化:
A:房内人懂得中文;
B:房内人表现得完全像懂得中文;
C:A 等同于 B,即 A === B,严格的讲即 A & B + ~A & ~B;
D:房内人不懂中文,但却表现的完全像懂得中文,即 ~A & B;
中文房间通过构造了一个 D 实例而列举了 C 的一个反例,从而获得了结论 ~C. 推理过程为:
~A & B -> ~( A & B + ~A & ~B )
~A & B
MP: ~(A & B + ~A & ~B),即 ~C。
这个过程是不存在问题的。
再来看两个物理思想实验的逻辑过程:
A:系统是静止的(或存在重力场);
B:系统表现得完全像静止的(或存在重力场);
C: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或爱因斯坦弱等效原理),A === B。
当形式上的对应建立起来的时候,一个可笑的悖论又出现了。现在这个悖论不是独立的发生于人工智能的争论或者物理学的争论中,而是植根于我们的逻辑当中了。
既然我们可以在中文房间中构造 D 这样的命题反例来反驳 C,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物理学上做同样的事情呢?
如此一来,这两个近代和现代物理学的根基,在逻辑上就已经不能够稳固的站立了,这个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相信在纯粹的形而上是无法获得完整的真理的,一部分的真理必然是源自经验。在实际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相信两个物理学的相对性原理的可靠性。那么问题我相信是来自于中文房间的论证过程。
稍晚一点我们再来揭晓谜题。现在我们把我们的话题转向这篇文章的中心:我们能够认知什么?
康德对此有过深刻的剖析,我不打算去重复他那些观点。在这里我的关键点是康德的关于经验认知的“知觉--认知”的这个道路。用我们现在通俗一点的话语来说,一切我们能够认知到的东西,它必然同我们的心灵之间有这样一个通路:通过刺激感官而获得知觉,由知觉在神经、脑中传递演算而形成认知。不需要去深究知觉演变为认知的这个细节过程,这个问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但这不妨碍我们确认,对于经验认知,我们必然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去建立认知。
那么这个道路上传递的是什么呢?以香农的观点,是信息,一种不确定度的降低。当我们认知到一个事物时,我们的意识中关于它的不确定的程度获得了降低,熵减少了,来自于信息的获得。若意识没有获得信息,其认知是不能够增加的,因为无法经由获得信息以外其它任何可靠的途径减少对于外界的不确定度。
所以,如果不能够获取信息,我们无法“知道”任何东西。
现在我们在回来看这个中文房间。我们“知道”哪些信息呢?
~A: 房间里的人不懂中文;
B. 房间里的人表现出来的现象完全和懂得中文的人一样。
这几个信息是经由什么认知通道送达我们的意识中的呢?
1. 第一个不论是在这个人进屋之前我们直接与其接触获得的认知,还是在实验开始后通过旁人间接获得认知,还是实验结束揭晓答案时我们获得的认知。其传递通道必然不是实验设定的那个文字通讯通道。(假设一个人用流利的中文跟你说自己不懂中文,这个陈述内容本身是没有任何信息含量的。)
2. 第二个则是我们通过实验设定的通道获得的认知。
在这种情境下,我们方可以得到 ~A & B 的论断。
那么问题就浮现出来了,对于中文房间这样的设定,我们是可以预先于实验获得 ~A 的认知的。但是对于物理这个情境,我们如何去得到 ~A 这样的认知呢?因此我们不存在经验乃至先验的手段获得 ~A,于是也就更无 ~A & B 的论断了。看来物理学的一次危机就此消弭在了萌芽状态,我们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但是在回过头来,对于强人工智能的批驳,可以用中文房间来例证吗?我们是通过何种手段,先于任何经验得知机器不可能具备意识这样的一个 ~A 的呢?
因为起初的机器不具备意识,所以机器永远不能具备意识?这个论点应该不需要我来反驳吧?
因为只有人才能够具有意识?
还是因为什么其它的原因?
……
我们无法通过表现出来的现象去区别“有意识”和“看起来完全像有意识”这两个现象。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意识是什么,如何产生的,因此我们也没有除了现象手段之外任何其它的先验或经验性手段可以先于观测而判定机器没有意识。没有 ~A 因此也就无从以 ~A & B 来驳斥 A === B 了。
所以,以中文房间来反驳强人工智能是不成立的。
那么回到中心话题,我们能够认知什么。
若将 A 认作 “事物的内涵”,而将 B 认作 “事物的所有外延均完全表现得如同具有此内涵一样” 。实际上我们就回到了哲学认识论的一个深刻争论议题:外延的全同性是否等同于内涵的相同。
此处所指的内涵,为事物的概念本身。而此处所知的外延,指事物触发知觉的表象。
我抱有不变的观点:若认为两个事物内涵不同,则这个不同的认知必然不是来自于全同的外延的,然而没有认知不是通过事物的外延触发知觉而形成的,不论直接还是间接通过内省方式。因此先验的“内涵不同”这样的认知是无法成立的,也就无从批驳“外延的全同等价于内涵的相同”了。
但是,到底外延的全同性能够等同于内涵的相同呢?这个是无法以形而上的方式判定的,我认为。
从物理学的经验角度,或者说更加技术的角度,我认为既然无法区分,我们又何必纠结于到底是否相同这样的问题上呢?
我们可以信赖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我们又为何不可以相信房间里的人真得的“懂得”中文,而机器真的能够具备意识呢?
### 后记
有朋友跟我说你这个写的不友好,太烧脑,我在偷偷笑。有人喜欢阳春白雪,有人喜欢荆棘丛中信步游,何必强求口味一致呢。我就属于后者,看文章收效上,喜欢挑战自我思维能力的同好还是挺多,不如分享点其它小小心得,一起来享受下大脑超频的乐趣吧。以下文章均是入选过首页推荐的文章,质量上该算还过得去,至于错别字嘛,呃 ~ ~ ~ ~ ~
* 状态机提要 http://www.jianshu.com/p/0fcb2270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