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 公众号:溪云记,文责自负】
放暑假了,神兽归笼,主打一个佛系父母修炼场。大学生早起在下午,假期任务考驾照+减脂;小学生参加各种暑假活动,完美主义者的娃时刻磨炼妈妈的耐心极限。感觉窒息的需要大口呼吸,幼儿园的需要时刻当他的玩具陪他玩,挑战我的时间管理能力的时刻开始了……一下子想回我们村去。
我们村的暑假是什么样子呢?暑假开始,暑假作业自己安排,基本都是每天一篇日记,暑假作业,看课外书,实践活动就是干农活,修理地球。
我们村的暑假农活很多,你根本闲不住,相比较别人家,我们家还算是轻松的,基本没牛,羊,猪,那干什么呢?去沟底抬水,每天早起被母亲吆喝着起床,提着桶,扁担去沟底抬水,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村的吃水很困难,水库虽然近在咫尺却没法使用,我们只好去沟底找泉水。泉水潺潺细流汇聚在一个人挖的坑里,全村的人们都去排队,去的晚了就没水了,或者只能刮泉水混浊的底子了。男人力气大,多数挑着一担铁桶从沟底挑水,孩子们肩膀嫩,没干过粗活,受不了重压,就两个人抬一桶水,有牲口的人家赶着毛驴,骡子驮着一对木桶运水。
那弯弯曲曲的土路从沟边边蜿蜒盘旋至沟底,下去时得小跑着,抬水爬坡时很吃力,每到一个转弯处我和姐姐,妹妹就得在人修的平台处休息一下,再继续爬坡,所以别人回家吃饭了我们还在路上呢。当然去沟底摘青皮核桃那个麻利劲比抬水可就快多了。也许是因为嘴馋,也许是觉得摘青皮核桃就是玩,不像抬水就是苦差事让人有抵抗情绪。
另外一个暑假重大实践活动就是跟着队长做水利,修理地球。这个活动是每家每户都要去的,孩子正好暑假,大人就派孩子去参加。我们那个时候很抵触去做水利土改,倒不是觉得累,而是做水利时很枯燥,没人跟你说话,长辈说的话我们又不感兴趣,如果一起走的有同龄的孩子那我们大概率很欢喜去。去做水利时每个人都要自带工具,铁锹,锄头,架子车,架子车很多家庭不想拉,怕给自己弄坏了,但是去修理地球全凭架子车拉土,队长就会给拉架子车的户主加工分,放工时为了架子车不被偷,通常都会把车轮卸下来带回去。
想想那些年,年年暑假都要修理地球,也是一种锻炼。所谓修理地球也就是把不平整的洼地修改成平整的梯田,去过沟底,去过洼地,最远的在邻村,现在的孩子一放假都上了暑假班,没有机会参加这种实践活动。如果有,真该让孩子去参加,早点明白生活的难,早点启动学习自驱力,为自己读书,而不是被父母逼着,催着读书。
刚才还和一位老师聊天说现在的孩子啥都有,就是不快乐,过去我们什么都没有,却很容易快乐。为什么呢?不是物质太富足而是好多东西都是现成的,失去了创造力,你觉得呢?
比如我们小时候想玩,没玩具时我们就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动手用碎布做沙包,用杏核做“抓码”游戏,用树枝做弹弓,用塑料纸做毽子,孩子只沉溺于手机,我们大人也是可以引导孩子把自己童年玩过的玩具再玩一次的,有条件的也可以带孩子回农村体验一下父母曾经的童年乐趣,帮爷爷奶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去体验生活的不易。我想孩子也能找到自己暑假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