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是大唐最善于以少胜多的名将苏定方。其实定方不是他的名,而是他的字。就好比关公姓关名羽字云长,苏公姓苏名烈,字定方。但是苏烈这个名字没有叫起来,大家都记住了他的字。苏定方是今河北武邑县人。
年少时苏定方便以骁勇善战而闻名乡里。唐朝建立后,苏定方应召入朝,跟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后来,唐高宗任命苏定方为总管征西突厥。这次苏定方采用分化瓦解和重点打击的策略,软硬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终于将西突厥打败,俘获其可汗阿史那贺鲁,西突厥灭亡。
唐之突厥就好比汉之匈奴,对中原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苏定方先是跟随李靖征讨东突厥,后来又率兵灭西突厥,可以说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苏定方打仗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往往能够以少胜多,在敌方数倍以已甚至数十倍以已的时候仍然能够获得大胜。比如前面讲的以两百人进攻颉利可汗的牙帐,颉利可汗狼狈逃窜;公元656年,随程知节也就是程咬金征讨西突厥叛将贺鲁时,苏定方以五百人杀退突厥四万余人,歼敌一千五百余,获马两千匹;公元657年,再次征讨贺鲁时,苏定方以一万多兵力击败贺鲁十万人,追杀三十多里,歼敌数万。贺鲁最终只剩十几人逃往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并被擒获,苏定方俘获西突厥人畜四十余万。
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正是有这样的名将才使得唐朝疆域在高宗时期达到最大。
但就是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名将,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小说演义给丑化了。以至于一提到苏定方,人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反面人物。凭他对国家的贡献,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