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古称黝,建于秦朝二十六年(前221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古黟】黟县别称。以古黟自称者有:古黟居士(汪介眉)、古歙小竺鲍緟(小竹)、古黟汉云氏汪章、古黟汪友棠(底款)、古黟仙槎、古黟映莲轩、古黟孙朗泉、古黟朗泉孙瀚、古黟彭年程继如、古黟金绍斋、古黟郭德广(瓷书家)、古黟山人(程镇源)。
【皖黟】以皖黟自称者有:皖黟汪友棠(底款)。
【徽黟】以徽黟自称者有:徽黟竹安居(胡仲贞底款)。
【桃源】村名。黟县素有“小桃源”之称。名胜古迹有桃源古洞、桃源书院。以桃源自称者有:桃源汪章、桃源小舫、桃源苇舟氏、桃源介石吴友兰、桃源逸史(吴友兰)、桃源逸士介石吴友兰、桃源山人(程桂生)、桃源樵人(程桂生)、桃源居士(程桂生)、 桃源碧山少有庐主人(图4)、桃源老农(汪大沧)、桃园孤山老人郑瘦梅、桃源王锡良、桃源外史王锡良、黟县桃源家庭化学工业社出品(汪国光珠光牌油墨)。
光绪十五年汪友棠所作山水、花鸟四方帽筒,署款有““桃源逸史书于昌浦吟梅小斋之西窗。”;光绪十五年程松石所作山水、花鸟方壶,也有款署“桃源逸史集”字样,有“桃源山人”款和“程”印。
程桂生又号小山氏、小山渔人、桂道人、桃源山人、桃源樵人、翠园樵人。有“小山”名号的,除了程桂生外,还有潘小山(潘植南、少卿氏、云卿)、王小山(王植)(王昭明)、李小山(李文田)、黄小山(黄铭光)。
【桃花源】1846年,黟县“桃源古洞”易名“桃花源”。以桃花源自称者有:竹外桃花源主人(张吟浦)。附记:歙县亦有桃花源,即武陵村。传说唐代诗仙李白曾游历至此,赋诗云:“歙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碧山】村名,在黟县西北八里。古称黄陂,又名三都,为明代黟县十二都之一。碧山多汪姓,百户多王姓,东头街一带多姓何,简称为三都村。以碧山自称者有:碧山汪友棠、碧山氏(何明谷)(少有庐主人)。
【淮渠】在黟县城内“横沟弦”,古称淮渠。以淮渠自称者有:家隐淮渠。此系程松石在书法对联上的印章。
【樵贵谷】在黟县北。黟县书画家喜以樵谷为别号,如黄元治(樵谷钝夫)、莫春晖(樵谷人)、黄启蓉(樵谷)诸人。在瓷画家中以樵贵谷自称者有:樵贵谷松石。
程松石,名启诰,号松石道人、松道人、春辉、春辉居士、松石居士、竹园居士。另外,同名者还有程永清,其作仅见光绪四年的山水、花鸟方帽筒,款署“程永清作”、“永清松石写”。
【南山】在黟县之南。以南山自署者有:南山程万年、南山程衡、蒋南山。附记:歙县城郊的城阳山,又名南山;江西波阳县丰乐镇、丰城县皆有南山村;景德镇亦有南山。
【横岗】村名,在黟县城东南三里。以横岗自称者有:横岗胡儒书画(瓷画印章)(图6)。附记:江西余干县有横岗村,江西定南县西北有横岗镇(《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赤山】镇名。原黟县赤山镇,今祁门县祁山镇(《黄山旅游大辞典》页161“张村”条)。以赤山自称者有:赤山樵胡炎、赤山樵子(胡炎)。胡炎,又自称皖南胡炎。
【龙川】村名, 在黟县境内。以龙川自称者有:龙川外史。
以上南山、横岗、赤山、龙川之名是否以所在地名籍贯自称,又究竟属于何省何县,有待进一步考证。
歙县古称新安,始置于秦,属会稽郡。晋属新安郡。隋开皇十一年(591年)置歙州。北宋徽宗三年(1221年),赐名徽州。自隋末以来,歙县均为郡、州、府治所在地,为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古歙】歙县别称。以古歙自称者有:古歙(胡夔扇面山水印章)、古歙小竺(鲍小竺)、古歙程声和、古歙黄一桂、古歙毕渊明。
【歙北】歙县北倚黄山,东邻杭州,南接千岛湖。以歙北自称者有:歙北蒋玉卿。
【瞻淇】村名,在歙县南乡。旧称章祁,以原住民为章氏而得名。以瞻淇自称者有:瞻淇居士。(《中国晚清浅绛彩瓷》第5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