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简书

        认识简书是个偶然的机会。本来自己平时也有胡诌的毛病,可谓一见钟情。坚持上简书三十五天,今天下雨,时间充裕,来个小结吧    !   

        与咕咚偏重于运动,微信偏重于社交相类似,它偏重于写作,为喜爱写作的人提供实现作家梦的平台和机会,这么定位应该是很精准的。它为那些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善言语

图片发自简书App

的人提供了场所,为那些抑郁者、压抑者提供了一个释放的窗口。简书真的很不错。

    与运动类似,简书必须坚持才有效果,当然这对于那些志于写作者而言。日更的奖励机制有助于强化这一点。对于那些学生来说,如果从小养成日更的习惯,将来的写作能力,语文能力将大有提高:这种机制倒逼他每天必须观察社会、自然,必须更多的阅读,这里讲叫输入,这应该是正向作用。所以建议有学生的家长尽量鼓励孩子上这个平台。

        简书实际上也是个社交平台,从大量的评论和点赞可以看出。说鼓励的多,批评的少,说明大多数作者是开明的,互相鼓励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嘛!有种说法:现代分为三层人,上层人是捧着过,中层人是攀着过,下层人是踩着过。照这种说法来套,简书作者都是上层人,这样有什么不好?文人相轻在这里不存在。由于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侧重点,术业有专攻嘛,简术作者自然会分化为不同的集群,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已的同志知音,互相学习,开阔视野,有种天涯有芳邻、朋友遍天下的感觉,人有了归属感安全感。

      对于那些中老年作者而言,简书最大的好处我看是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由于每天必须得写一些东西,就必须学习、思考、回忆、展望,大脑得到了充分锻炼,众人的鼓励使得心情舒畅,投稿中了有成就感,据说这是人持久幸福感的源泉。年轻人可以鼓励父母上这个平台,使他们老有所乐。他们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也可能在这里流露出来,使大家受益。

      如果讲简书还有那些方面需要改进的话,我觉得在筒书的投稿上。为什么这么讲呢?由于日更的要求,任务压力和时间压力都会使初稿不会太严切,只能在投稿以后有时间回头看时再修改、完善、提高,毕究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简书本身也希望作者多出精品,在这里简书要能给作者更多的机会,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这样会挫伤作者的积极性。大家对稿被选中与否是很看重的,希理能理解这一点。写论文投稿时,有时会接到这样的回信:你的文章写得很好,但不符合我刊的方向,已转投某某刊了,她更适合。简书会有这样的风度吗?可能是投稿量太多,审稿任务过于繁重吧!

        本人而言,上简书没有什么明确目的,就是玩儿。如果非要找出点功利性的东西的话,那就是象运动健身一样,坚持运动会使人身体更健康少生疾病身体更快乐,我相信坚持写作必定促使自已的写作能力、文字水平更上一台阶,心情更舒畅!尤其是这里面有许多优秀的作者,文章写的非常棒;有许多智者哲人,拜读他们的文章真是佩服之余如饮琼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些杂文是我初到简书时陆陆续续给简书的CEO写的信,也是我对理想中简书的想法,我喜欢简书,因为它不同于其他互联网文...
    经济的草根阅读 2,394评论 0 16
  • 昨天,简叔再次让我很意外,竟然私信我,问:不好用,可以具体谈谈吗? 有如此一问,是因为之前简叔例行公事地曾向我这个...
    经济的草根阅读 2,885评论 2 26
  • 昨天有一篇首页推荐文章,题为:《简书是个好平台》。 我刚接触简书短短几天,也深有同感。在我看来,除了那篇作者MIC...
    故乡圆月明阅读 2,548评论 1 4
  • 连黑了简叔三天,也没有多少人围观。今天,我决定改邪归正,放简叔一马,不说简书,只说说我对那些还想投资互联网文学的创...
    经济的草根阅读 2,755评论 3 25
  • 今天一早,书友@东成西九私信告诉我: 简叔打赏了我19.99。 我有点受刺激了,本来已经结束的《也说简书》,不得不...
    经济的草根阅读 3,077评论 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