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而中等以下自制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
这句话特别适用于我们的教学,每个学生的资质是不一样的,有同学的基础,掌握的扎实,智商比较高,而有同学反映比其他同学慢一点。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同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当中要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哦,在我们班有一个叫高宇桐的孩子,这个学生学习非常的踏实,但是在我们在背诵经典的时候,明显要比其他同学慢很多。他作业完成的非常的扎实,每次考试也都在中等以上,可每次我们检测经典的背诵,他都是倒数,每个早上,每个星期每个月都是如此,可是到了学期末,学校检测的时候,他能跟上步伐。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要批评他学习不认真,不踏实,他的的确确就是背的慢。但是这个孩子有一个好处,他背过之后一定能记得住,我想这是它的特点,那么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是不一样的,都带这样的孩子,我们就需要多一点的耐心,带着蜗牛去散步,慢一点,等一等他们。
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其实我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同学,就可以适当的给些拔高的作业,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那么要求他们完成基础性的内容,把基础打扎实,这样他们也可以在一帖一天当中取得进步。
同样我觉得这个理论也可以应用于我们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在我们管理班级的时候,每个学生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比较好动,所以似乎在课间的时候,他们出错的几率就更多,对于这样的学生,除了用规矩去约束以外,可能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宽容去对待,善于发现他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正面的形象去鼓励他们,影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