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冬月廿七 周日 阴转多云
不只是眼睛负担过重,身心亦俱疲,究其原因,并非因为工作关系,也不是来自生活上的压力,而是所关注的事情太多太多。
仔细想想,所有为之的付出,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天天都在看今日头条,甚至早中晚都在关心川普,也不知在期待什么,有什么值得期待,到头来还不是一个下台的结局么?有事没事就翻看抖音,一翻起来就不知放下,无非都是些娱乐的东西而已,长不了什么见识,也增加不了什么学问。还有微信,美篇以及别的自媒体,乱七八糟的,一样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无端耗费了时间和精力,终归是眼睛受罪,头脑吃亏,这又何必呢!
打今天起,订立铁规:一是微信尽量少看或者不看,微信尽量少发,能不发就不发;二是把今日头条禁了,有专门需要时再进去,只看专题,不浏览别的;三是有限度隔离抖音,不发抖音,少看抖音,坚决不浏览抖音!坚持一年时间,再总结得失。四是无论如何把简书里的手记打理好,不改初衷,坚持下去!
手记或许是一个大杂烩的东西,既包括了工作随笔,又有自己的许多生活感悟,还有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还有一些个人认为值得回味的东西,担心遗忘了的东西。手记又是日记,每日不离不弃,不少于一千字。把以上所有节约下来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手记上,或许不那么劳累,而且预料能使之增辉。
八点多了,虽然穿好了衣服,还想半躺在床上。不过突然很佩服自己,仔细回想,已经好几年没有睡过懒觉了。这到底算是勤恳呢,还是没福气?一下子回答不上来。
刚才收到天边游离的云的点赞,随之去她的地盘转悠了一圈。她很厉害,阅读量几乎每天都上千了,评论多,贝钻的收获更大,真的很羡慕。其实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并不想让别人看到,只是给心上的人看的。现在的主题已变,倒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但却不愿发朋友圈,因而自相矛盾。大约是自己的文章别人不喜欢看,或者是标题一点也不吸睛,谁又会在意你的内容呢!转念一想,这也无关紧要,咱真正的目的,是悦己,又不是悦人,心安理得。
很少见面的郑某来访,直接上二楼来了。他咨询几笔借款和欠白灰款的事。逐个听了一遍,全是十三四年前的事了。笑着对他说,你也是太有钱了,这么长时间也不釆取法律手段维权,全都超过诉讼时效了。接下来就是给他普法,讲解如何延续时效,中断时效。他说都是比较好的朋友,当时不愿诉诸公堂,谁知口头上答应还钱,但实际上拖了一年又一年。我说那就别讨要了,干脆落个人情算了,他却不甘心。他想的倒美,让律师给对方打个电话,督促吓唬一下,看看对方的态度。如果偿还借款了,不是挺好吗。我说律师不可能打这个电话,你把律师当啥啦?当敲门砖,还是当谝闲传的。你不签协议不授权,律师会那么随便的供你驱使吗?既违反职业操守,又丢人显眼的,让人家知道了该如何应答。他听罢不吭气了。
不过和他谈的几件事,都有点代表性。一个年轻人因做生意向他借款,他对这人并不了解,所以拒绝了。次日年轻人的父亲登门拜访,是熟人,朋友的朋友。当父亲的说,你借给孩子六万元吧,娃急用,还不了找我。他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后来这个年轻人果然还不上借款,郑去找他爸,他爸双手一摊,说他也没钱,孩子的事情他管不了。他又不是担保人,也没义务还。郑质问当初为什么说还不了找他,当父亲的说,那时候父子关系好,现在弄决裂了。钱终了没有还上,熟人也因为讨债的事情,变成了陌路之人。
还有一个郑一个姓杨的朋友当时在某村当电工,一个主要职责是每月收集该村电费交给电力局。有几个月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欠缴电费,电力局准备给予解职的处分,他找郑借了三万元以度过难关。可事过不久,遭遇车祸死了。郑拿着杨写的借条去找杨的妻子讨债,妻子泪流满面,说我都没人了,谁还管他的欠账。何况家中除了房屋,孩子们上学都成问题,你还要啥钱哩。假如赔偿款下来了,再说。后来交通肇事赔偿了几十万元,郑再去讨要借鼓时,女人说,丈夫当时把收缴上来的电费耍赌输光了,你借给的钱是还赌债的,凭啥给你还,据说你们一块打过牌,是不是麻将场上借的?女人越说越生气,郑差点走不了,最终狼狈逃窜夺门而出,再也没打算讨要这笔借款。
还有一桩是:和这人原本是要好的朋友,郑过去创业时的得力助手,多年来关系一直不错。郑借给这个朋友十万元,历时十余年了,剩余的本金四万元,但按约定利息还有六七万。郑年年催要无果,又不忍与朋友决裂。干脆对朋友说,利息不要了,你只需把本金给我却仍然石沉大海,没有回应。郑耐心给要的回数多了,朋友来一句,我觉得这钱都是我应得的,给你出了那多力,帮了那么多忙,你不觉你欠我的吗?郑惊愕不已。我说很正常,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把一个兄弟从烂杆子日子扶助的像个人样,在故乡村子里一人之下、千人之上。借钱不还,在西安住院时家人去讨债,他的回答就和此人一样。后来父亲忍无可忍,历数我对他的种种好处,大骂他良心让狗吃了,这才乖乖把钱还了。借给人钱,本意是好,是危难之际的扶助,但让人还钱几乎很少能得到恰当的回报。
中午去吃段律师儿子的满月宴席,把人快冻成冰棍了。一回到所里,则是截然不同的感觉。看来不经历寒冷,便无法体会到什么叫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