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没吃法棍面包了。曾经有段时间,每周都会去那家叫茉莉的面包店拿上几根。
最早了解到法棍,是从老外的电影里,具体哪部片子已经记不清楚,能回忆起来的片段就是某位主妇抱着一大包面包在街上边走边和朋友聊天,有一根面包杵的老高,又粗又长,奇怪老外吃的这是什么东东,长得像根棒球棒,拿它打人还挺顺手,能吃吗?
工作后辗转来沪,有机会面包店里尝过一次法棍,特别硬,难咬,而且不甜,没太多味道,只有面的味道,瞬时对这法棍失去了兴趣,又一次确信,这玩意只能适合当作棍子打人。
直到遇到一家叫茉莉的面包店,彻底改变了我对法棍的印象,其实法棍好吃不好吃,关键还是在于baker的水平,不好吃,只是没有遇到好的烘培师。
记得有个周末一家人到科技馆后的锦延路逛,想着第二天早上的早餐,买点面包省事,碰巧遇到路边的一个小的面包房,门面不大,店里收拾的很干净,挑了几种面包,准备结账时,店员说他们这的法棍很受欢迎,附近的一些老外也经常来买。
被他说的起了点念头,正好他们刚烘培出来了几根,就买了两根,让店主顺手用面包刀把其中一根切块,迫不及待的放进嘴里,想着这法棍还能做出什么花来吗?
法棍烘烤的外皮,硬度刚好,不硬也不软,其实本身我也喜欢吃烧饼,喜欢有些嚼劲的东西,但是如果太硬,咬不动就不太好,刚好这茉莉的法棍硬度和刚烤出来的烧饼类似,恰到好处。
法棍的内里松软,散发着麦香,而又有些许酸度,嚼上一会,又有些甜,吃起来特享受,第一次觉得法棍这么好吃。领导和闺女也赞赏有加,三个人回家的路刚走到一半,一根法棍已经消灭干净。
从此以后,隔三差五,就会到这家茉莉买上两、三根法棍,有的时候下午来的晚了些,当天的法棍已被售罄,只好悻悻的回去。
后来想着点外卖可以早点下单,也省的跑一趟,发现饿了吗上距离超限,其实也就超个几百米,和店里联系,老板说可以送,算是解决了一个难题,于是那段时间,家里的桌上经常放着法棍,还自己买了法棍刀,方便自己切片。
可惜这样享受美味法棍的日子没到一年就到了头,那家茉莉不知什么原因,关了店,也许是因为店租太高?不明就里,反正美味法棍算是没得吃了。
后来在别的家,也尝试过买些法棍,但是不是壳太硬,就是烤的味道无味,没有烤出小麦的面香,还有那些抹了蒜香的,又太油,尝试了几次后,只好作罢,渐渐的又吃回了喜欢吃的烧饼。
这么着算算,没吃法棍也有二三年了吧,也许没准某天还会遇到做的特别好的法棍,像那家茉莉的法棍那样,外皮焦黄,内里松软,散发着麦香,这事求不得,还是看缘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