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久了,发现越来越不喜欢和别人接触,更不喜欢被打扰,感觉自己待着很有乐趣,做自己想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时间规划进行着,如果哪一天因为他人导致各种计划被打乱,影响打卡,内心便会惴惴不安,毕竟是好不容易养成的良好习惯。
独处时光可以给予自己更多的思考时间,给自己设定适合自己的相应目标,按照既定计划逐步展开,每一步都让人觉得从容舒适。
很多时候,人们会认为与人交往才是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技能,学会相处才是能力,然而,忽视了一个人的思考时间,其实,独处也是种能力,有的人非常害怕独处,习惯了喧嚣和热闹,不敢自己独处,害怕自己陷入孤单和寂寞。这样的人生,也许也是种缺憾,因为他无法享受独处的清欢,他的世界是喧嚣杂乱的,是空洞贫瘠的,是缺乏深度和广度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无法在深沉的夜晚进行思考,无法静静地听着音乐,无法在阳光的爱抚下享受温暖,无法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品茗闻香,无法独自前行寻找诗和远方,无法书写复盘自己,无法为自己腾出时间,那他的成长是停滞的,这在我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就是一种缺憾,我暗无天日地努力工作,全年无休,最终身心俱疲,身体落下了一些慢病,心里也变得特别浮躁,放弃了阅读和思考,远离写作和静心,渐渐地我变得特别焦虑,不知道应该如何生活,不知道怎样生活才能充实愉快,直到最近重新回归到独处时光,我才明白,人不要选择全年无休,不要成为工作的傀儡,不要成为生活的奴隶,要努力享受人生,就像诗人济慈说的“一个人,看着一朵花慢慢地绽放,是自己一生极大的幸福”。很长一段时间,我没办法静下心来看一缕阳光照耀着一朵花,一阵微风轻抚着水面,一段文字优美地在我的世界里翩翩起舞。。。。。
这几年,有很多旅行UP主在网上火起来,我们很多粉丝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他们在户外走路、骑行、自驾、做饭、搭帐篷,这其实说明我们浮躁的内心是渴望有那么一刻独处的机会的,我们自己被生活压迫无法旅行,把自己代入到UP主的视频里,让他们代替我们去旅行,去感受,我们去感同身受那一花一世界。
人类是群居动物,完全与世隔绝是不现实的,所以为什么古代文人入世以后也渴望出世,出世以后又渴望入世,在入世和出世中浮浮沉沉,走走停停才是人生常态,才是生而为人的正常状态,只入世或者只出世都不足以让我们觉得快乐,都不足以让我们得到满足,但我们必须在入世和出世里徘徊,必须时而独处,时而与人接触。
与人接触,是人类群居本能的必然;学会独处,也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独处,其实也是种休息方式,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得以安宁的港湾,是让我们心灵得以放松,让我们精神得以愉悦的庇护所,在自我独处的时光里,不断进行复盘,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提升。既要在围城里活着,也要跳出围城看着一切,求得短暂的清醒时光。
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各自的角色,成为他人的风景,也成为自己的风景,每个人都要学会独处,学会抖落满心尘埃,看着别人,也看到自己,看清自己的不足。
独处也是种修养,也是种境界,更是一种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