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佛。由于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中其诉求不尽相同,对佛的理解也就因人而异,平常人家的人求的是富贵荣华,也有的求平安健康,有钱有势的人则祈求长寿。然而,有些人生性与平常人不同,非得在人世界追问个子丑寅卯来,寻找空空的灵性中那一闪即逝的思想。在我看来释家牟尼的心中无善恶,出家人已经超越了尘世中的各种是非观念,故而圣人视芸芸众生为平等生物,一个人与一棵树没有预设的不同。所以,在我心里,既没有芸芸众生的那么多诉求,也没圣人那么不明事理的执念,把天底下的善恶尽量地包容。另外,我没有宗教信仰,有时外出,游历深山宝刹时,面对金碧辉煌中的各类菩萨,除了内心的尊重外,我从来不跪拜。佛学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其理念是我对人性思索的一个点。
秉持着“为福求佛不是佛”的观点,我到寺庙参观更多地是为了获得人文信息,增加自己的见识,提高眼界。宗教是伴随人类文明而发展的,虽然有一些宗教曾经危害过人类,发动过所谓的宗教战争,但是佛教从出现到今天,没有发生一起针对人类的宗教战争,也就是说在中国,没有发生过一起宗教战争,故而我对佛学也就多留心了一些。我认为对宗教的研究,是我们对人类文明在一个方面上的认知。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的佛教文化遗产很多,从我诸多的游历之中可以说,大足石刻是其中比较抢眼的佛学文化之一。
某一日,偷得浮生半日闲,我驱车来到了大足石刻游览。大足石刻的造像全部雕刻在石壁与洞窖之中,没有建造大型的宫殿群来供奉佛祖和菩萨,也就是说这里没有寺庙,没有念经的和尚,我只能顶天立地地在雕像群中行走。当走到巨大的卧佛身边时,我停下来虔诚地久久伫立瞻仰。我无意去打开历史的视野,重复人们早已熟悉的史料,也无意从石刻本身的来龙去脉中,钩沉那些消散在光阴中的苦难历程,我只是静静地注视安卧在石壁上的释家牟尼,欲从他那份安详与淡定里,找到自己灵魂的去处,把自己从喧嚣的尘世中超脱出来。
这个浮躁的世界,聪明人的眼睛已经被物质的世界蒙蔽,无法打开自己的眼界。在我看来,世界的三六九等是命里的存在,梦想打破人生的层阶固然令人钦佩,但是对芸芸众生而言,那是无“道”的逆反,是对自然的否定,与天地不合,与日月不合,与四时矛盾,最后使自己不得善终。人们在物欲的世界里丢失了本心,在蔚蓝的天空中扬起了尘埃,透明的世界变得浑浊,人心浮躁,世事动荡,善良遭到唾弃,良知泯灭,丑陋成了美德。这个物欲颠倒的世界,我们能从哪里获得灵魂的安静,找到可以安放自己灵魂的地方?
我双手合十,不是为了祷告,不是为了祈求,我只是欲在佛祖面前安静自己,从冥想中使自己得到片刻的安宁。我知道,自己转身离去那一刻起,我依然要面对这个浮躁的世界。让我感到些许幸运的是大足石刻,她只是我国摩崖石刻艺术之一,没有寺庙,所以就没有祈福求佛的喧嚣,作为目前旅游景点之一,除了稀稀拉拉的游客之外,倒也是相对地安静。加上浓密的树林衬托,倒也十分地雅致,心中也有片刻的安舒。行至此景之中,有佛意跟随,又有景致抚慰,尘世中那些不愉快的事也就暂时地放下了。
大足石刻唯一建造了有房屋结构的菩萨殿,就是有求必应的千手观音殿了,这是大足石刻中经典之中的经典。当我离开卧佛走进千手观音殿里,看见满壁的金手时,在卧佛前获得的那份宁静顷刻被打破,尘世的喧嚣跟随千手观音的千只手翻滚起波浪,向我的内心奔腾而来。我感觉自己的心中有了颠倒梦想,有了恐惧,我想要的宁静被一些情绪带进了深渊,这还是我需要的吗?我很真实地回答:不是。可是自己为什么静不下来呢?心里为什么犹如万马奔腾呢?千只手像一千个祈求,让人欲念膨胀。是啊,我们都有初心,我们都有自己的信仰,可是我们弱小的内心抗拒不了时代的潮流,我们生命的节奏总是被外界带动。我想,这就是命,是我们无法战胜的客观世界,他容不得我们主观的想法,要么你跟着我生,要么你就离我而死。生命就是这样,只有二选一,没有其他道路可走。自我在时代面前,渺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唉,再高大上的生命,也得为五斗米折腰呀,折不下来,你就自我毁灭,没人把你当回事。空空的灵性,也得活命为先吧!活着,是活着的全部理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活着,有品格地活着,能够知行合一,本身就是个奇迹。再说了,你为活着而打拼的结果,本身也是在为他人作贡献,虽然主观上你没有这样想,事实上你被动地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其实,不管我们怎么咒骂,创造物质文明,创造精神文明,都是我们当仁不让的职责!不同的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
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