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造像大都以庄严肃穆和华丽神秘展现在世人面前,宗教色彩和神秘氛围将神佛与信众隔得很远。但走近大足石刻,那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的摩崖造像,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让你感觉轻松自然,仿佛神佛就在身边。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三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五世纪和七世纪前后,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公元八世纪中叶之后走向衰落。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掀起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大足石刻也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建设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区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造像1030龛(窟),约5万余尊,还有碑文、颂偈、题记10万余字。石刻主要分布在大足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形区内,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的23处造像较为集中。石刻多为唐宋时所凿,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是我国晚唐以后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同时代表着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
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为精美。宝顶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南宋年间,大佛湾为主体,小佛湾次之。大佛湾分布在东、南、北三面,依次刻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图、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千手观音、佛传故事、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相、毗卢洞、父母恩重经变相、雷音图、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六耗图、地狱变相、柳本尊行化图、十大明王、牧牛图、圆觉洞、柳本尊正觉像等,所有造像图文并茂,无一龛重复。小佛湾主要建筑为一座石砌的坛台,坛台上用条石砌成石壁、石室,上面刻满佛和菩萨像,主要有祖师法身经目塔、七佛龛壁、报恩经变洞、殿堂月轮佛龛及十恶罪报图、毗卢庵洞、华严三圣洞、灌顶井龛等。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和宝顶山摩崖造像同为大足石刻中的最大石刻,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造像5000余尊。摩崖造像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还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在当时的民间极为流行,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雕刻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形象精美典雅。
宋代石刻造像题材最为广泛,多达21种,尤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造像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最具代表性的转轮经藏窟,造像以恬静的面部刻划反映内心之宁静,以玲珑的衣冠显示身份的高贵,以线造型,线面并重,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剔透精巧,极富中国民族特色。
造像佛、道合一明显的石门山摩崖造像,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造像肌肉丰健,筋脉显露,手法夸张。玉皇大帝龛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铜铃,似能目及千里;顺风耳面貌丑怪,张耳作细听状;独脚五通大帝,左脚立于风火轮上,广额深目,口阔唇厚,袍带飞扬,有来去如风之势。在石窟造像中比较罕见的孔子像出现在石篆山摩崖造像区内,正壁刻有中国大思想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坐像,两侧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
大足石刻石窟造像特征明显,是完全的摩崖造像,如大佛湾造像全都裸露在外,与山崖连成一片,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感觉。雕刻形式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等,但主要以高浮雕为主,少数圆雕,极个别阴线刻,体现一种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发展的趋势。在立体造型的技法上,运用写实与夸张融合的手法,摹难显之状,传难达之情,对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务求传神写心。强调善恶、美丑的强烈对比,表现的内容贴近生活,文字通俗,言简意赅,既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又有极强的社会教化作用。在选材上,源于经典,又不拘泥于经典,极具包容性和创造性。
中国石窟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以魏晋时期云冈石窟为代表的早期石窟艺术,受印度犍陀罗和笈多式艺术的影响,造像呈现出"胡貌梵相"的特点;以隋唐时期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期石窟艺术,表现出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特点;以唐宋时期大足石刻为代表的晚期石窟艺术,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就了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