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又叫洪崖门,位于重庆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历来是重庆城的一大胜景。
旧时,此地临江崖壁上有一天然崖洞,重庆人把它叫做洪岩洞,又叫神仙洞。洪崖门大约始建于宋代,屹立在嘉陵江畔,处于临江门与千厮门之间,筑在一片高崖石壁之上。门因洞而得名。
这里曾是古战场,作为一处军事要塞,在宋元时期发生过一场惨烈战事。据《新元史·汪世显传》卷一百四十二载,元至元九年(宋咸淳八年即1272年),元军“兵围重庆,命惟正助之”,汪惟正与两川行枢密院合兵攻打重庆,夺洪崖门,获宋将统制何世贤。
大约始建于宋代的洪崖门,初时是道开门,直到明洪武四年戴鼎在彭大雅旧址上筑石头城时,洪崖门这才失却功能变成了一道闭门。清代重庆城区划分为二十九坊,城门外编为十五厢,洪崖门内地区属洪崖坊,附廓之区为洪崖厢。
洪崖洞,历来是重庆城的一大胜景。晋代大学者郭璞曾写下"右拍洪崖肩"诗句,将其拟人化,引来后人讴歌绵绵不绝。明人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引旧志云:"城西雉堞下有洞曰洪崖,覆以巨石,其下嵌空,飞瀑时至,亦名滴水崖。有元丰时苏轼、任仲仪、黄庭坚题刻。"清人巴县知县王尔鉴诗云:"洪崖肩许拍,古洞象难求";川东道张九镒吟哦:"手拍洪崖肩,洞壑认仙踪";奉节知县姜会照叹曰:"自是仙崖张画景,岚光一片袅清风"。道光二十二年,重庆知府王梦庚几度立于洪崖顶,观洞神思,望门兴叹,情乎依依,留连难舍,直到吟唱出"拍肩怀古仙,徘徊不忍去",方才带着半醒半醉之态陶醉而归。
"洪崖滴翠",被列为《渝城八景》之一,久负盛名,介绍得最为详尽的是清乾隆巴县知县王尔鉴,他曾云:"洪崖洞在洪崖厢,悬城石壁千仞,洞可容数千人……诗数章,漫灭不可读。城内诸水逾堞抹岩额而下,夏秋如瀑布,冬春溜滴,汇为小池入江。石苔叠翠。池水翻澜,夕阳返照,五色陆离,莫可名状。至若渔舟唱晚,响答岩音,又空色之别趣也"。
旧时,在临江门和洪崖门城内一带,有府学、府文庙、魁星楼、东川书院等一系列文教设施。洪崖门位于洪崖洞海盗船位置,如今早已损毁,保留了江隘炮台、洪崖闭门、纸盐码头、明代城墙、辛亥碑文等大部分历史遗迹。
洪崖洞是在高达75米的崖壁上“雄起”的一座壮美瑰丽的世界奇观---中华悬崖城。其建筑群不仅复原了巴渝古都风貌,还欢快淋漓地演绎出了古重庆最具特色的吊脚楼、古牌坊、木垂花、悬挑梁、雕刻楼廊、半山街市和青石板路等山地民居的大智大慧。入夜的洪崖洞璀璨梦幻,崖江中波光粼粼、百舸争流、水天一色、动感十足,可谓“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
如今这里坐拥城市旅游景观、商务休闲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于一体,形成了崇楼危阁、雕梁画栋的餐饮休闲旅游区,并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崖而建,让解放碑直达江滨,是游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的好去处,俨然成为重庆最具盛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附洪崖“八景”:洪崖滴翠、两江汇流、吊脚楼群、洪崖群雕、城市阳台、巴文化柱、滨江好吃街、嘉陵夕照。
(参考资料:《老重庆记忆》、《重庆市志》、《老重庆影像志》、《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