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对自己的财富观审视,不是在自己无比困窘时,那时候虽然艰难,却习惯了被动,还喜欢抱怨命运的不公;也不是生活压力减少,收入略有结余时,那时候虽然懂得储蓄,却把钱看做一个数字,没有热情,没有规划,习惯的还是老模式,省省省。
直到有一次,参加一个线下活动,让自己面对生活里关注的问题,我记得我选的是工作,也不算无关痛痒,却真的不会伤筋动骨。对工作,我关心的也不是收入,而是我的热情,我的关注程度。好像去参加工作,于我而言,也是小孩子的过家家,玩闹的过程才是重点,至于最后,一定各回各家,不过游戏而已。我不会去争取更多的收入,也许争取过,那也是负气。更多的,我在意的是自己的岗位,人家怎么看,我喜欢不喜欢,等等。
有一个大姐,眉眼之间就带着一种笃定。她面对着金钱。一点点展开笑容,那笑容越来越灿烂,到后来,感染了每一个人。那个时候,我意识到,我的财富观是一定有点问题了。大姐姓赵,后来我不断的听说她的故事,她真的发财了,而且她确实是那种对金钱很敏感的人,真的追着钱走。
那次活动之后,我们小组的人都跟着加入了一个投资集团。我见识过,也听说过,后来又从他们建立的财富群里看到过他们是如何投入的经营自己的财富。而我,始终在冷眼旁观。既然冷眼旁观,当时为何要投入自己的资金呢?当然可以说是一时迷糊,但更多的是我也是想要发财的,只不过不愿意耗费自己的经历罢了。可能那个时候我想的是想投资基金一样,放在那里,看着净值高了,就出售。事实当然不是,关于这个投资的合法性,可靠性在这里不想讨论了,但是从这件事也看出来我对于财富的随意,逃避。尤其是到昨天,被yr 催的没法子,终于打开网页想要学习,发现我的密码又一次忘记了,好不容易进去,看着那页面,居然开始头疼。我的身体太忠实于我,我终于决定彻底放弃了。
对于这样的社会投资我是第一次参加,却抗拒着任何学习。其实其他投资也是如此,n年前开始投资基金,放在那里不管一放就是数十年,当然也与整体经济形势有关,我眼见着身边的同事一点点的操作脱困,我却不为所动。老公也曾经很信任的交由我打理我们那有限的资金,最后却因为我的懈怠重新收回大权。
记得年初的时候跟张群讨论理财,还信誓旦旦说,聘任她做顾问,今年一定把财理起来。可是话说出去了,行动却一直没有跟上。在我这里,真的是我不理财,财也不理我。
进入tom 教练的群,最开始被刺大概就是斜杠青年、财富自由这些字眼。慌得我逃跑了。我好像是活在真空里,以为不去想,财富的烦恼就不会找上我。但是怎么可能,yy 做保险了,我意识到我不是完全不想投资保险,是因为想来想去,用这样的余钱做这样的投资不合算,我的观念还停留在财务的复利概念上,其实说白了,那是不懂得自己在购买什么。皇上、yr 、zm 的微商做得如火如荼,我也抵触,整天围着钱转,感觉你们不是要学心理吗?这不是不务正业吗?我发现我其实还屏蔽了群里关于金钱的讨论,每到讨论投资,我就不参与了。赵洁、梅子都给我推荐过理财的书,我也翻开看过,没那么复杂呀,可还是抗拒。
我不理财,我的财富状态是怎样呢?记得刚结婚,因为买房负债,因为公公生病,我们是连还债都做不到,多年被债务压着,后来竟然也习惯了,不就是省钱吗?一直是那点死工资,后来从债务泥潭里解脱出来,很久很久,我还是不敢花钱。慢慢的,开始能够坦然的在外面吃个饭,可以买个昂贵的衣服鞋子了,慢慢的买化妆品也不再只是试用装了,慢慢的花个零用钱比较随意了,也不过如此。我看出来我对于金钱真的没有激情,在困窘时,好像也能怡然自乐,现在没有多少经济压力,也谈不上喜上眉梢。当然也没有忧患意识,买不起房,那就不买,高档的包包,放弃,还是觉得满足日常所用足矣。是自己没有需求所以不去追求吗?
关于金钱,一辈子怎样过,好像跟金钱的规划无关,但也知道不可能真正无关。那天看到一句话,你不觉得生活沉重,是有人替你承担了那份沉重。我的朋友们都行动起来了,这让我很难再做到安坐在书桌旁,也许这就是撬动,一点点的,我不会再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