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广告《努力一点点》和我的家长课堂内容的连接

镜头一

这是一场少年足球比赛的最后时刻,小男孩和对方的球员在抢球时发生了碰撞,小男孩摔倒了,比赛也结束了,他所在的球队应该是输掉了比赛。坐在看台上的小男孩妈妈看着倒下的孩子,内心一句独白“我是史上最差劲儿的妈妈吗”,妈妈看到孩子的糟糕表现,把原因归咎到自己的头上,产生了自我怀疑。但是妈妈没有在这个坏情绪中自我沉迷,她想为孩子做点什么?

妈妈去学习了,通过自己的成长帮助孩子,她学习了一档家长课堂“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

第一课的内容是关注当下,学会观察孩子。她明白了首先要学会观察孩子,观察孩子正在做什么,正在说什么,正在想什么,孩子此时对什么感兴趣?孩子为什么对这个感兴趣?如果自己不确定,可以向其他人寻求帮助。

镜头二

妈妈应该是坐在小男孩训练场不远的一个教学楼里的长凳上,透过玻璃窗,她在观察孩子进行头球训练,小男孩仅仅能偶尔够到球。

这时,教练过来了,妈妈急忙走上前,和教练沟通交流孩子的情况。教练客观的给出了评价:孩子很努力,决心很大,就是基础比较差,头球的技术基本为零,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妈妈和教练沟通后,明白了孩子目前的具体的情况,孩子对足球热爱,踢足球这件事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就是孩子的基础比较差,尤其是头球技术。那她用什么方式让和孩子一起解决目前的问题呢?她应该做些什么呢?她思考着。

妈妈的第二节课也开始了,通过第一节课细致入微的观察了解孩子,第二步就可以和孩子建立连接了。建立连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从爱好、表达方式、行为方式、性情、此时的兴趣以及此时的心情与孩子建立连接。在这中间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放慢速度,享受当下;尊重孩子;倾听孩子;跟随孩子的状态;不断的了解孩子;建立持续的信任。

通过第二课的学习,妈妈心里有了底,知道自己怎样做了。

镜头三

在家中的餐厅,妈妈在洗碗,也在琢磨着如何和孩子沟通。她转身看向自己的孩子,小男孩的双手放在桌上,眼睛不知道看向什么地方,右手的手指在无意识的揉搓着,神情有一些茫然和落寞。

妈妈根据学习的内容思考整理后,和孩子这样说“我今天和教练聊过了,他说你一直很努力,在这之前你都完全不会用头去顶球呢,但是现在时不时的都做到了呢!再努力一点点……”(一边说一边给孩子做了一个动作——通过动作和孩子建立特殊连接)举起右手的食指让孩子看明白,妈妈随即又转身继续洗碗,嘴里依旧说着“轻触一点点就够了奥”再转身看向孩子时,此时的孩子早已经跑到院子里进行头球训练了呢。妈妈的话让孩子充满了信心,又明白了他具体做什么,迫不及待的去练习了。

此时,妈妈静静的站在房间里,看着在院子里训练的孩子,内心和自己对话“我是在告诉他一个谎言么?”她也困惑,这样方式对不对?是正确的吗?

妈妈内心的另一个声音也说,还是继续尝试下去吧,毕竟看到孩子这么主动积极的练习,这么热爱足球,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予孩子一些帮助。

镜头四

在训练场上,小男孩和他的队友进行跑步训练,在即将到达终点时,妈妈们大声的对着孩子们喊着“加油,加油”。小男孩的妈妈却是静静的坐在休息椅上,看着自己的孩子倾尽全力的奔跑还是最后第一名,在即将到达终点又摔倒了。妈妈的内心又和自己对话“我这是在伤害他吗?”

妈妈的内心是很难过的,一个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努力训练,孩子的能力还是很差,同时孩子摔倒了,哪个妈妈不心疼难过呢?同时又会陷入深深地自责,但是妈妈明白,自责能带给孩子能力水平的提升吗,显然是不能的,她在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积极起来,做孩子坚实的后盾。

当孩子最后跑到他的身边,妈妈单膝跪地,第一时间查看孩子的伤口,轻轻的问了一句“疼么”,这句话承载着妈妈多少矛盾复杂的情感呀。我好像也看到了我们自己。

当妈妈问孩子“疼么”,小男孩摇摇头,有些伤心的说“我追不上其他人”,然后深深地低下了头。妈妈没有立刻回答,她先帮助孩子把鞋带给孩子系上,可能她也要一段时间的思考,如何说对孩子更好。

系好鞋带,妈妈抬起头看向孩子,轻松的笑着对孩子说“没关系”。“努力去超过在你前面的那个人,那样就可以了”。同时第二次伸出她的右手食指,表示‘一点点,就可以了。’

妈妈知道引导孩子的行为要合理,谁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不断的学习,一点点的努力一点点的进步,最终会让孩子成长到一个新高度的。妈妈也坚定了她的信念,她认为自己做的对,继续学习。

第三节课开始了,通过观察了解和孩子建立了顺畅的连接,进入第三步拓展学习,就是关注孩子此时此刻什么内容最适合教的,也就是说孩子此时适合学习什么。前提先明确孩子已经学会了什么,接下来孩子可以学什么。同时怎么才能让学习对孩子来说有意义?这是我们需要弄清楚的。

镜头五

接下来,通过孩子在学校的训练,妈妈和孩子一起制定了额外的计划,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训练方式提高不同的技术能力,有汗水,有快乐。这是她们母子间美好的回忆,承载着满满的爱。

镜头六

又是一场比赛,到了比赛最后一分钟,小男孩的球队落后,而且他又摔倒了,但是和开头那场比赛不一样的是,小男孩迅速站起来了,快速奔跑起来,他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个机会(这时,他看向了在看台上的妈妈,妈妈微笑着面对孩子,做了一个只有他们之间明了的特殊手势——妈妈伸出右手食指,放在嘴边‘一点点’)他超越了他的对手,比对方早一点碰触到球,用头轻轻一触,把球送进了球门。比赛1:1结束了,小男孩成长了,超越了自己。

妈妈跑到比赛场边,和孩子紧紧相拥在一起。

他们一起感受成长中激动时刻。这是最真实的成长过程,有茫然、有无助、有困惑、有怀疑、有反复、有汗水、有泪水、有喜悦、有激动,这才是生活,去体验生活给予我们的每一种味道吧。

妈妈最后坚定的独白“我可能不是最好的妈妈,因为我并不是想要孩子总要得第一名,我只是希望他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儿。”妈妈在孩子的成长中也成长了,一个有坚持的妈妈!

我们其实教不了孩子多少,我们是在学着做一个更好的引领者,让他们更好的遵从他们自己的内心,做他们喜欢的、愿意做的事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142评论 2 14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特意摘录下来。 第一部分第1节:序言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序言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
    吼少说阅读 13,556评论 1 70
  • 在之前的文章中,和大家分享过很多人2017年的目标就是搞定2016年那些原定于2015年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
    猛虎哥阅读 3,635评论 0 1
  •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天气 大雪 今天是个有意义的一天,昨天晚上“珊姐”带着我们把“微习惯”的群建立...
    到临阅读 2,890评论 0 2
  • 关于罗胖的逻辑思维有一期是这样命名的《如何成为一个高手》,不好意思,我盗名用了一下,看到重点词汇你可能失望了,其实...
    我是马依云阅读 9,316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