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好像是——《最伟大的教育竟是妈妈的情绪平和》。也很认同其中的观点。但真到现实生活中,真正进入教育现场,内心却又那么容易焦虑与浮躁。孩子不好好写字,着急;孩子慢半拍,着急;孩子没吃饱,着急;孩子生病了甚至发烧了,更是着急……
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哪能情绪平和?!
这几天看《病是教养出来的》,知道了关于孩子的一些自然的东西。了解了孩子之所以会那样表现,很多时候是他们的本质决定的,或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只是原来的我们听不懂罢了。
孩子小的时候,我最怕的就是发烧,最怕处理不及时会烧坏脑子。所以家里常备着退烧药。如果用物理方法退烧,体温还是没降下,会立刻喂退烧药。要是一段时间后烧还是没有退下,就会考虑送医院。到医院后,不知是医生着急还是想创收,一般都会建议住院打点滴。一住院打点滴,不止是在医院的那一周累,出院后孩子都要调养很久。很多教育计划也会因身体原因被迫中止。
“体温烧到39℃-40℃,细菌和病毒是很难在人体内存活的。如果用退烧药把体温降下来,体内的细菌或病毒会立刻得到休养生息的空档,加倍繁殖。等到退烧药的药效一过,孩子的体温必然烧得更高,否则就无法将壮大的侵略者驱逐出去。”许医生说,“还好,41℃以上连烧三天才可能烧出问题,何况‘只是’39℃多,家长不必过度紧张。因为第二天便会雨过天晴,孩子又生龙活虎了。”
书中给出的退烧方法很实用,留存一下:
发烧最怕的就是烧坏脑,只要不让热集中在头部,就可以避免烧坏脑的风险。孩子要发高烧之前,会先畏寒。当孩子感到畏寒的时候,大人赶紧用热水袋敷在他们的肚子上,热度就不会往头上冲,而会往四肢均匀散去。
当体温渐渐升高,爬上40℃时,我们只要用冷水(不能用冰水)拍打孩子的手心与脚心,把热引到四肢,孩子的体温就不会继续升高了。—P.127
最怕的是孩子半夜发烧,大人也担心得一夜不能阖眼。这时候,只要用胶带将柠檬切片贴在孩子的脚心,大人就可以安心地去睡觉。因为通过以上的适当处理,孩子过高的体温会渐渐退去。—P.128
处理小儿热痉挛也是如此。热痉挛就是热集中在脑部所造成的,处理方法同样是用冷水拍打病儿的手心和脚心。发高烧的时候热集中在头部,手脚就会冰凉,大人用冷水拍打病儿的手心和脚心,直到孩子手脚不冰凉了,就表示热已经被疏散到四肢,危机解除了。—P.128
看到这个描述,再遇宝贝发烧,我的心态就平和了很多。不烦躁,处理起来似乎轻松一些。
最近感冒发烧的人不少,宝贝也中招了。那天带宝到小妹家玩,玩着玩着,发现宝贝有点畏寒,一问,说冷。体温计一测,接近39℃。小妹说诊所就在隔壁,建议过去包些药,打一针。
考虑到无其它病症,又是感冒高发季,应是感冒引起。便用书中介绍方法。热水袋敷在他的肚子上。让宝时不时喝些温的淡盐水。
一个小时后,体温仍没降下。泡了一些柠檬水让宝喝。并用冷水拍打手心。
熬了一点稀粥,放上一些多年的菜脯(萝卜干),让宝当晚餐。
温开水少量多次给宝喝。比起打针,宝更乐于接受喝水。
晚八点多,体温已经正常。第二天,宝的精神状态极佳。
了解了发烧原理,心不再那么着急。知道退烧方法,处理起来不再手忙脚乱。孩子的养育也顺利很多。
(当然,引起孩子发烧的原因很多,还是要用心观察,若是持续高烧也应特别注意。该上医院还是要上医院。)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唯一,容不得我们犯错,所以特别容易担心,特别容易焦虑。像吃饭这样的很多本能之事也都成了教育的问题,孩子生病更是容易导致身心俱疲。多学习一些知识,了解一些常理,学会一些应对方法,遇事就不会那么着急,心态就会更加平和。孩子的教育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了。
《病是教养出来的(一)》摘录
当孩子说“等一下”的时候,妈妈可以让他自己说要等多久,也许给个五分钟、十分钟的缓冲时间,孩子就肯行动了。—P.91
类似这样的恐吓教育最要不得。正确的方法是对孩子实话实说,陈述大人的感觉:“妈妈针灸本来是不怎么疼的,但是如果你碰到我身上的针,那我会很疼很疼喔!”透过表达你的感觉,启发孩子也去感受自己的感觉,将来孩子就会懂得如何向人表达自己的感受。—P.115
给予孩子自信的方法就是鼓励他勇于发表意见,当他的见解获得肯定,一次又一次地积累了自信心,这一力量就会使孩子昂扬。—P.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