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

我们这些机关公文写作者,大多都属于爬格子的,其实算不得什么“文人”。

但是,圈儿内却总流传着一句话:文人相轻、不必认真。

一般情况下,公文写手不希望他人对自己的文章指手画脚、挑三拣四,即使是自己的领导。

事实上,对于入门级的和大神级的写手,这种现象反而少一些?

为什么呢?入门级的,往往很知道自己的那两把刷子,心里是虚的,所以他们也总是很虚心,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

大神级的呢,由于早已对文章本身,以及他人的水平、意见的本质“洞若观火”,不管意见最终接不接受,总归显得特别谦逊、随和。

怕就怕那些能力中不溜儿,水平不高不低、不上不下的(比如我),总觉得“老子天下第一”,文章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考虑,别人都不知道、都不懂,说的都不对。

所幸的是,老天总算没有抛弃我,让我及时产生了反省,千万不能“夜郎自大”。所谓文人相轻,都是针对实力可以相互匹敌的大神级人物,因个人风格、流派的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排斥。

现在,经过自省,我及时解放了思想,实现了转变。具体做法是:

文章材料写好后,提交领导前,我会请三两位同事帮我提意见,并详细记录,包括意见背后的理由。

当然,我不会照单全收、机械照搬,只要是自己信服的,就一定采纳;说服不了自己的,就“固执己见”,毕竟,文章是自己写的,自己也有自己的风格,对文章材料负责的还是自己。

与之相应的,如果我给他人的文章材料提意见,通常会坚持如下前提:自己有提意见的责任,或者受邀提意见,并且明确告诉对方:意见乃一家之言,水平有限、仅供参考!

嗨,还别说,每次这句话一添,材料作者反而“好说话”了,对提出的意见建议,往往更容易接受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人相轻与武人相重 01 先皇去世!在天下哀痛中,新皇登基。 为了纪念先皇的丰功伟绩,新皇下令凡能进文章,彰显先皇...
    檀一昙阅读 6,999评论 0 1
  • 文人相轻,成语,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人,指有文德的人;相轻,指互相轻视﹑鄙...
    柳若溪阅读 3,480评论 13 10
  • 中国人喜欢不经逻辑纯粹出于感性发泄情绪的说出一些貌似有理实际武断偏激的话。 然后就有一大堆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人,根...
    梅子邪阅读 3,671评论 5 2
  •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似乎是一种宿命,武人相重惺惺相惜已成江湖,文武之道相提并重是稀或不可缺的镜子。从文人产生那一...
    天天书院阅读 5,698评论 15 31
  • 在文人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类人:一类是文化人,一类是没文化人。没文化人向来是不必轻视的,一是不值得,二是没必要,毕竟...
    竹下草阅读 5,255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