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婚戒
《新闻联播》中播出了“神仙爱情”的新闻后,感动很多人,我没能看到那条新闻,但在微信中看了有关这条新闻拍摄制作过程的故事,更让人感动。
为了呈现这对情侣最真实的在站台1'57秒相遇的过程,记者团的记者们,没有采纳车站领导和工作人员提出布置车站,调整车辆车次,让这对情侣一定相遇的建议,而是主张一切按照常态来拍摄,并且为他们能否相遇准备了三种预案:遇不到;遇到但没时间说话就错过;相遇。
时间接近女主角所值乘的列车到站,男主角拎着装有为女友亲手熬的粥的饭缸,不断看手表。由于雨雪因素,列车晚点10分钟到达,只能在他们预定相遇的榆林车站停留五分钟,比原来列车正点到达后停留的时间,少了三分钟。男主角在听到列车到达车站后,领着饭缸,冲向女友所在9号车厢,谁知,这趟车的列车员分配,临时变动。按照规定,值乘的乘务员不能带手机,女友没能及时通知他。男主角询问9号车厢乘务员,他女友调到哪节车厢,谁知那位乘务员也不知道。列车已经响起准备开车的铃声,男主角拎着粥在站台来回奔跑、寻找,不停地说“这,我可到哪里找啊?”
画面外有个声音告诉他,“快往前跑,她在那。”男主角不顾一切向前冲,终于看到已经走进车厢,准备关门的女友,冲进车厢,说“我不下了,我不下了,我送你到神木西(下一站)”,“下去吧,下去吧,下一站,现在没车了。”女友见到他也有些惊讶,虽然两人都知道彼此的车(男主角是榆林站货运列车司机),都有机会在此站停靠,但因为排班、时间等因素,真正可以在榆林站见面的机会很少。所以这次真的见面之前,彼此只是期盼,没敢想,两人真见面。女友虽然惊喜,但可能一直提醒自己要理智,她现在在工作,时间又是深夜快1点,还有电视台记者在跟拍,不能让男友和自己一起随行。
男主角见女友态度坚定,便把饭缸递给她,又拿出已经买了半年的婚戒(因为两人都要工作,见面机会太少,没能给女友。),塞在女友手里,同时迅速从怀里掏出,类似包了塑料纸的花的东西,放在女友手里,咕哝一句“要开车了”,然后一把把女友搂在怀里,女友也抱住他,男主角迅速跳出车厢,定了一下神,对站在车厢里已经流泪的女友说,“关门吧,关门吧。”女友没回答,也没关门,看着他,几秒后,猛的关车门,动作干脆利落,但一直站在车门后,隔着玻璃,看着男友。男主角,就像他说的“我看着你走了,我再走”,也看着站在缓缓前行的列车上的女友。
画面这时呈现两个镜头,女主角在列车员休息室,拿出婚戒,自己带上,不停擦拭泪水;男主角,拿出一个盒子,是他跳出车厢时,女友塞给他的,给他买的护手霜,还嘱咐他一定要涂抹。小伙子用食指剜出一些护手霜,在另一只手的手心不停涂抹。
男主角告诉记者,今年想和女友结婚。
祝福他们永远幸福,永远珍惜这份幸福!
强制的话语·硬塞的食物
妈妈,可能是性格缘故,不会温言细语地对我和父亲表达她的爱,反而她会用强制性话语,告诉我们必须吃啥、喝啥。比如每顿饭,若有我们爱吃的菜,她会紧着我们吃,我们若没吃到她满意的量,她会主动把菜夹给我们,并加一句“过来,吃这个,别剩下。”我有时不愿被强制,会因此和妈妈吵起来,说为啥强迫我吃东西。我妈或者生气,或者说“下次分菜,免得为吃菜吵架。”
事情过去,我冷静了,也明白她是在表达自己的爱,但方式是我不适应的。这可能和她的性格、成长环境、过程都有关系。
我其实和母亲也很像,有时若给父母买了啥,想给他们,又怕他们唠叨我,我就会粗声大气告诉他们;若他们数落我花钱,我就强制性告诉他们,我是成年人,给他们花钱是应当应分,别总是说我。他们虽然数落我,还是会接受东西,我也就安心了。
爱的表达,不会总像电视剧里的情节,表示关心的人,拉着被关心人的手,问寒问暖;孩子靠在母亲或父亲肩膀或怀里撒娇;情侣或紧紧拥抱、亲吻,再说些情话。生活很现实,也很简单,但也多变,用普通人最接地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一份粥;几筷子菜;充满爱意,但无法表达的强制话语或动作。只是被爱的人,你懂吗?你接受到爱的信息了吗?你能珍惜吗?你会珍惜吗?有一天,这种爱的表达也许会随着表达它的人消失了,你会留恋吗?你会想念吗?但一定别因为消失后,自己才意识到,才懂得,但已经没机会感受、回应和珍惜,而后悔。
我们需要明亮的眼、敏感的心,去发现、去体会、去留存还能获得的爱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