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去智玲老师处感受喝活茶然后体验初级禅舞。于去年10月左右结缘智玲老师,之后自然一直有关注。一年后再见她,眼神干净清冽,皮肤紧致光滑,身轻柔软,呈现静水深流的沉静通透美。也第一次有幸见到她11岁的女儿,主持我们体验喝活茶的整个过程,活动放松后她开始准备素食晚餐的食材,青的椒、绿的笋,择、洗、切、配,整个流程认真娴熟,不急不缓,还以为她早会做饭呢。智玲妈妈说,也是最近这假期才开始学做并主动爱上。
亲历这场景,让我想到近2年来恩遇的几位女性老师,菡菡老师、子琴老师、智玲老师,在他们身上都有很多相似的特质,比如他们对自己事业的笃定和坚韧,内在强大的承载力和包容力、内外越来越通透和谐的状态、创业路上智慧的生发,源源不断各种创意成果的呈现,不仅如此,他们同时也是很智慧的生活家,家庭、家族都应他们改变而彻变。比如菡菡老师,不但重获幸福婚姻,儿子也由之前的问题儿童,短短两年多时间,如今成长为阳光有大志的少年,整个家族兄弟姐妹包括前夫家庭关系得以修复并健康幸福。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阅历、感受与成长。
智玲老师女儿状态引发我的思考:该怎样引领我女儿?昨天还与春华姐在一起有探讨。女儿在学习上目前呈现的状态是她主观上想学好,但有畏难情绪,获取知识还不完全是主动想要,有些被社会观念、学校包括我推着前行。生活上我做得较多,她参与较少,吃穿住行基本没让她体验过缺失,如不及时调整,女儿的未来会呈现什么状态?刚好看到这段话: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溺爱、纵容、误导甚至教坏子女的,正是疼爱她的父母。对女儿,自认为谈不上溺爱,但有时也有纵容和误导。想起前几天阳明先生的教导,后生美质,虽令晦养厚积。《道德经》也告诉我们要‘大器晚成’,感恩此刻的醒来,一瞬间明白不能用不正确的爱误导女儿。该吃的苦要吃,该承担的挫折必须得面对。只有这样,才能使她在不同的境况中成长自己,超越自己。
从今以后,日常生活中的事务引导女儿一起面对和承担。学习上面临的各项事务交由她自己判断和选择。引导她多读历史类经典、人物自传等,走进中国传统文化,去感知社会发展运行规律,通过人物自传感受先人心法。感恩一路同修们的引领和陪伴,才有一份坚持和恒定。
正好今天身体有些不太舒服,今晚晚餐由女儿亲自下厨,南瓜饭+水煮白菜,嘿嘿,包括饭后洗碗,完美。希望女儿,爱上柴米油盐茶,爱生活,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