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什么?名家这样说。赫尔岑说:书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林语堂说:读书,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白松岩说:你会遇到很多烦恼的事情,苦难会折磨人。不过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读书,就是能使我们拥有打破人生边界的底气,积累不断超越自己的资本。
在《病隙碎笔》一书中,史铁生这样写道:“我想,上帝为人性写下的本质的两条密码是:残疾和爱情。”身边读过这本书的朋友都说,看他的文字有一丝丝的忧伤。我很难形容这忧伤是来自于哪儿,但这忧伤绝不是悲观,不是丧。相反,他的文字是充满了力量的。文中很多比喻甚至有些幽默,但同时又满是哲理。说来神奇,明明写到残疾,写到不得意,却没有让人有一丝对于弱者的哀怜,也全然没有因消费自己所谓的不幸而让人感到厌烦。说到底,因为他不是弱者,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不比健壮的身体来的弱。依我看,有时甚至更高一筹。他在那么和平地叙述,那么深刻地思考,从不回避残疾,却也不夸大它。这是我觉得其可贵之处,也是他的文字的平静之处。没有怨恨,来了,就面对,解决,与之和解,再好好地体验这一生。我虽说他平静,但心里也许是波涛汹涌。因为精神在思考,灵魂在震动。他的文字,不会让你直白地觉得,“哦,他好惨啊!”当然,身缠疾病的痛苦不是我等没有经历过的人能随便看轻的,可同时他拥有的是比一般人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懂得如何思考又何尝不是一种财富与幸运?“残疾,并非残疾人所独有。”残疾也不是弱点,偏见与歧视才是。
我想说的是,他的文字总给我一种他生来如此坚定、如此顽强的感觉。书中太多时刻,让我觉得他太真诚,好像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瞧,我是这样想的。但同时透出来的态度又好像不关心外界反对的声音似的,读者怎么想任你怎么想。随波逐流?不存在的,他史铁生有自己的思考,并且不吝啬于分享他的思考。他提出问题,给出答案,但你要问是不是一定是正确答案呢,那倒不一定。他是有自己的思考,但并不自大,也并不把此强加于你。可标不标准答案的又有何所为?你说,生与死,苦难与信仰,哪个是有标准答案的?似乎都无。那为什么还要读这不是标准答案的“答案之书”,去寻找没有那些标准答案的人生问题呢?我想这大概就是人比动物高级的地方吧。人之所以被称之为高级动物,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会思考那些除了吃喝拉撒之外的“生命的意义”。其实这书里并没有直接的答案,史铁生也不告诉你你就该这么想,但你也许能从他的思考中得出自己关于人生的结论。
史铁生曾在《病隙碎笔》中写道:“有一回记者问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这句话,看似是史铁生的自嘲。其实,亦是他一生的写照。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史铁生会在书中怨怼人生的苦难,责骂命运的无情,可当你翻开这本书,就会发现,史铁生对他的不幸,没有一句抱怨,有的只是对人生的平静思考。这本《病隙碎笔》它会指引你,在命运的暴击面前,将自己活成一个斗士,敢于与一切苦难做斗争。如此,人生中的种种不幸,又能在你的世界里,掀起什么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