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注:“觌”通“覿”,《论语集释》中为繁体字“覿”,本课程保留简体字。
译文:孔子出使他国,拿着玉圭行聘问礼时,恭敬而谨慎,好像拿不动那块玉圭一样。向上举圭时好在作揖,向下放圭时好像在交给别人。神色庄重,战战兢兢;脚步紧凑,好像在沿着一条线行走。敬献礼物的时候,和颜悦色。私下里和外国君臣会见时,则显得轻松愉快。
心得:
本段讲的是孔子在朝堂之上端庄有礼,在私下与人交往轻松愉快的行为举止。说明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自己一言一行的人。
享礼,有容色。
这句话的含义颇有感触。有人送礼物时不论东西是否贵重,都要在言语上给予称赞,烘托一下美好的气氛。不可以傲慢不屑,一顾的否定。
记得曾经听过一个案例,妻子的朋友经常送来一些老家的特产,比如自己家鸭子下的鸭蛋等等。老公总是会说,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为此两个人经常吵架。有时候那些东西是一份情谊,跟市场价值无关。不管这个老公处于什么原因总这么说,这样总是让人反感的。
10.6: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译文:
君子不用青中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做镶边,红色和紫色不用来做平常家居的便服。暑天,穿细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单衣,一定是套在外面。黑色的衣配羔羊皮袍,白色的衣配小鹿皮袍,黄色的衣配狐皮袍。居家穿的皮袄比较长,可是右边的袖子要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小被,长度是人身长的一倍半。用厚厚的狐貉皮做坐垫。服丧期满之后,任何饰物都可以佩带。不是上朝和祭祀时穿的礼服,一定要经过裁剪。羊羔皮袍和黑色礼帽都不能穿戴着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
心得:孔子非常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包括颜色配饰都非常的讲究。这一点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出门我没有披头散发过,也没有衣衫不整,睡衣睡裤乱跑过。衣服颜色,鞋子,包包,包括发型我都会搭配好才出门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舒服,自信,别人看着也赏心悦目,也会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穿着和妆容能反应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性格。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出门在外都不要太随意,太不修边幅为好。
精 华 解 读
私觌,愉愉如也:到什么场合就说什么话
之前讲了很多孔子守礼的细节,这不免让我们怀疑:孔子该不会是个“老古板”吧?本节课的内容就告诉我们,在一些私下的场合,孔子是很会活跃气氛,让人觉得轻松愉快的。什么场合就能说什么样的话、办什么样的事,这无疑是修为的体现。如何拿捏好那个度,走上中庸之道,需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慢慢体会。
君子不以绀緅饰:两千年前的“孔子时尚”
虽然我们提倡看重他人的内涵,而不要太在意其外表。但穿衣着装这件事,一定程度也能反应一个人的修养、性格、审美标准等等,我们也不能太过不修边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对孔子不同季节或场合的着装、面料与颜色的搭配有一定的了解。两千多年前的穿衣时尚,由此可见一斑。
101.《乡党篇》食不厌精:欢迎走进“舌尖上的论语。
10.7:
齐①,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译文:
斋戒沐浴时,一定要穿布做的浴衣。斋戒时,一定改变平时的饮食,居住一定要改换卧室。
心得:斋戒时候的穿衣饮食都要有所改变有所忌讳,这样体现对神灵的敬畏之心。
10.8: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②。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①“齐”同“斋”,见《论语解释》。②“气”同“饩”,见《论语解释》。
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腐败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吃饭的时候,不吃。切割方式不得当的食物,不吃。没有与食物相对应的酱醋蘸料,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肉不得多于主食。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能喝到神志昏乱的地步。市集上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每顿饭都要有生姜做点缀,但不能多吃。
心得:孔子对食物的严谨,讲究体现的是爱惜生命,对自己身体负责,对父母,对社会负责的精神。
当今社会垃圾食品泛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伤害了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损”。作为一个有责任的成年人,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自己的,还是父母,儿女,伴侣以及社会的。好好吃饭,吃干净的饭,喝干净的水,不熬夜,不酗酒。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也是爱护家人和社会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