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了五十来岁,娘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是难以撼动的。多年来,我一直试图写一篇纪念娘的文章,几次提笔,都因为过于悲伤、思绪大乱而搁置。今年娘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我们都快步入暮年,想娘、忆娘、思念娘的感觉异常强烈,再不写我的心里恐怕难以抚平了。这次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把我所熟悉和懂得的娘写出来,虽然冗长罗嗦,不够精练,但却基本勾勒出了娘的朴素形象,抒发了我对娘的真实情感和无限热爱。
在那个饥馑的年代,娘孤儿寡母,能把我们兄弟五个拉扯成人,她老人家付出的艰辛、承受的人间疾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娘对我们恩重如山,情深似海,我们亏欠娘的太多太多了。
在我的人生当中,娘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对娘的情感也是最真挚、最深厚的。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娘带着我去山上摘杨槐树籽,翻山越岭,辛苦了一天回到家里,已饥饿难耐、疲惫不堪,娘放下手中的东西就要给我们做饭,我不忍心累着娘,就告诉娘你歇着,我来做。这句不经意地话,让娘感动了许久。上初中时,同学送我一个苹果,我舍不得吃,坚持留着到周六了,拿回家给娘吃。1982年到咸阳上学,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离开娘真有些难舍,那个时候才体会到了“归心似箭”这个成语的含义。记得刚入校时,想家的心情难以自拔,就胡乱给老师找个理由回家看娘了。现在,娘离开我们已二十几年了,没娘的孩子真苦啊!娘的音容笑貌、娘的谆谆教诲、娘的言谈举止仍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哀叹娘走的太早了。娘活了60岁,尝尽了人间辛酸,吃尽了劳动之苦,受尽了病痛折磨,我们痛恨老天之不公,连这么可怜的人也不放过。娘去世后,我们算了一笔账:娘病魔缠身、完全不能自理就一两年,从日常的看病、买药、住院到置办老衣、棺木以及办理后事,娘仅仅花去我们一万余元,平均到每个儿子身上仅有两仟多元。人常说:养儿防老。娘靠着单薄、瘦弱的身躯把五个儿养大成人,娶妻生子,五个儿却不能让娘体面的活着、健健康康的活着!我们亏欠娘的太多太多了,是无法用语言表述,更无法用数字计算的。
儿不孝,儿罪孽深重,只知道拥有,不知道付出;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了抚育我们成人,娘无私无畏、无怨无悔,我们成为人父、成为一家之主,却不懂得娘的心,我们愧疚啊。父亲去世后,娘本是很孤单的,儿小的时候,一块吃住、一块打拼,娘感觉不到,随着儿一个个成家立业,一个个离开她的身边,娘的孤独感便应运而生。有几个儿能体会到这一点呢?病由心生,心由气生。我们遗憾、懊悔却无灵丹妙药可治。娘走了,全村老少都摇头叹息,当儿的只痛心无能力给娘看病,痛心娘没有过上好日子,痛心娘连个西安城都没逛过。带着终生遗憾和指责显然有些过激。现唯一能释怀、疏解我们心灵的办法,就是把娘活灵活现的写出来,一吐为快,倾诉心声,思念亲人,为了我们更好地活着;同时也让下一代,更好地了解上辈人的甘苦酸甜,激励他们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孝敬老人,善待亲人。
在回忆娘生活的点点滴滴时,也想起了已故的诸多亲人,如几个姑、姨、舅、大妈、娘娘等,这些亲人都是对娘、对我们全家有帮助的人,是值得我们感恩、敬仰和尊重的人。所以,写到这些亲人的时候,也不吝惜笔墨,这其实也是对他们最好的一种怀念。
最后,让我们向已故的亲人们跪拜致敬!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和关爱之情。希望看完此稿,能对大家有所裨益和帮助,同时可以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热爱生命,传递正能量,乐呵呵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