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升学宴扎堆的时候了。有来往的就看看账本,别回礼少了,让人家误解。唉,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水涨船高礼金越来越多了,情义似乎更薄些。
同事常一起议论这个月要准备多少份子钱:结婚、买房子、生孩子、考大学,还有些令人感叹唏嘘的丧事。首先留出这些费用,剩下的才能安排生活。有些关系好、实在亲戚会主动问什么时候办事情,主动随礼,即使人不到钱也要到。有些关系平常同事便会故意回避或假装不知道不花钱过去。但有些人会不管不顾为了撑场面或是收礼金只要认识的就挨个通知,这样背后就让人议论纷纷,甚至说些刻薄话。大多数还会碍于情面花钱,但心里不痛快。
升学宴会很有不同,办席是家长的事情。学生们除了自家办席开场讲些客气话,其他可以自由发挥去任何同学家宴席上吃吃喝喝,带或不带小礼物都行,反正不需要花礼金。这是孩子们很幸福的一段时光。孩子们统一是坐上宾,是他们独立门户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无关金钱等更多考量的吃席。很纯真。
我常常说如果每份的礼金都是200元挺好。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见面亲亲热热拉拉家常叙叙情义饱餐一顿,简简单单多好啊。也不用记账本,就当是AA制的一次聚会了。她们说这样最好,自己上次饭店也得这些钱,可是关系有别都200元是断然花不出去的,必须有区别啊。可是我们总得尝试改变,做回礼尚往来的初衷——礼轻情意重并享受它所带来的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