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二卷 周纪二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译文】
法令制定后,并没有立刻公布,卫鞅担心老百姓不相信,于是就在国都南门的集市上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下令如果有人能把木杆搬到北门,赏十金。人们觉得很奇怪,但是没有人敢去搬,于是又下令:“能搬到北门的,给五十金!”,终于有人把它搬到北门了,卫鞅立即给了他五十金,事后顺势颁布了新法。
法令颁布实施一年后,成百上千的秦国百姓纷纷前往国都陈述新法给人民带来的不便。这个时候,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卫鞅说:“法令之所以不能很好地施行,是因为在上位的都不去带头遵守。而太子是储君,又不能对他施以刑罚,便处罚他的右傅公子虔,在太子的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墨字。”第二天,秦国人听说之后,都开始遵奉法令了。
新法施行十年后,秦国人不捡路边他人遗失的东西,山林里也没有强盗,人民为国作战积极奋勇,不敢私自发动械斗,城市和乡村都非常安宁。这时,最初控诉新法不便的,又有人来赞颂新法的好处。卫鞅说:“这些都是破坏法令的刁民!”把他们都流放到边境。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议论法令的好坏了。
【解析】
商鞅曾经在魏国,不被魏王重用,于是便到了秦国谋发展,在宠臣景监的引荐下认识了秦孝公。向秦孝公阐述自己富国强兵的计策,孝公听后感觉自己真是遇到了知己,于是委任商鞅为大良造,在秦国实行变法改革。
商鞅作为外来和尚,虽然有最高领导者的支持,但在秦国他没有自己的人脉资源和个人影响力。商鞅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做准备,那么手中的工作是很难顺利进行的,于是就有了上述材料的几波操作。
首先是徙木立信,其次就是处理犯法的太子,最后就是变法成功后处理议论法律的民众。这几个故事主要有四个用途而且环环相扣:
徙木立信讲是为了建立信用,兑付赏金是施恩,处理太子讲的是立威,处理民众讲的是控制言论。这给想带好团队的人一些启发。
一、建立规章制度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只要人多了,就必须要有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要让团队力步调统一,力往一处使,调往一处喊。如果团队成员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大家都各自为战,起不了1+1大于2的效果,这样的团队是没有战斗力的。这样的团队是没有灵魂,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规章制度去约束的团队,看起来人多而已,实际上一击即溃。
二、赏罚分明
有了合适的规章制度,想要严格执行下去,想要人人都按照制度办事,就必须要有奖罚的规矩。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表现优秀的,就要大肆宣扬奖励,这是施恩。绝大部分人都是需要利益趋势的,有了奖赏,其他人就会有动力向奖励者看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努力了却得不到回报,那谁还奋不顾身努力,反正无论是躺着还是拼死拼活结果还是一样。反之违反规章制度就要重罚,这是立威。只有惩罚犯错的人才能达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如果违规了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那人人都会违规操作。有功不赏,有过不罚,这样的团队毫无凝聚力,规章制度也是名存实亡,没有任何前途。
三、建立信用
只有制度和赏罚还不行,还要讲信用,按照制度标准执行,如果答应好谁完成了业绩就奖励谁,结果没有去兑现,那以后所说的话再也没有人相信了。如果某人犯错误却只是打哈哈没有严格落实到位,更没有给其他人一个交代,那么长此以往,这个规章制度只会沦为擦屁股的纸,毫无鸟用。
四、控制言论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优秀的人也有缺点,再好的制度也有瑕疵。对于在团队里面,中伤领导,非议制度、传播消极情绪的刺头,无论其能力有多强,再有关系,也应该毫不客气清除出队伍。
由此总结出带好团队的四大法宝:
立信(言出必行)、立威(有过必罚)、施恩(有功必赏)、控制言论(有刺必清)。
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首发公众号:【鉴史悟道】
和20万历史爱好者共同研读《资治通鉴》,学点通鉴智慧,少走十年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