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看,我能够明白,我二十来岁时的生活为什么过得那么不顺——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年轻时我去做的许多事情,其实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我那时并不知道这个“微乎其微”,而是认为只要努力去做,就很可能成功。于是就去做了。
而反过来想一下,假如当时我知道我想做的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不去做,而只做一些我很有把握成功的事——必然是些很简单的事——又会怎样呢?那我应该是一直在一个极低的层次上打转乃至往下坠落!而我无知无畏地做了各种没有成功的事情,却是象一个皮球,弹过来碰到壁,弹过去又碰到壁,而在这不断碰壁的过程中,走出了一个独特的轨迹。
两相比较,哪种更好些呢?也许说不上哪种更好,只是我更喜欢这种无知无畏所碰出来的轨迹而不愿意在一个极低层次上打转乃至往下坠落。而事实上,我也不得不如此无知无畏地碰,因为“不知”在我做事的那一刻是我的现实,而“知”只是我事后的假设。
年轻时候是这样,而此刻的我,面对未来,本质上依然是无知的!我现在也想去做一些事情,并且期望通过努力,可以把我想做的事情做成。虽然,我现在比年轻的时候更有经验,但是,未来是谁也没有经历过的,没有谁能够确保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可以适用于未来。因此,我要做的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当下的我及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唯一能做的是,去做——在“不知”的情况下去做,做完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