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闻曝出:有一男子躺在马路中央,希望自己被拘留,原因是因为教女儿数学题时,800—700=900,这样的答案令这位男子崩溃,这让他不知所措,他不想回家,甚至想远离家庭,这才出现令人不解的一幕。
相信在生活中,面对孩子,不知所措的父母很多,不知道孩子想的是什么,不知道怎样沟通,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的沉默,不知道怎样让孩子上进,不知道如何才能终止无休止的进入学校······
有些家长也很疑惑,孩子在家听话,孝顺,为何到学校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出现“阳奉阴违”的行为。家长也会说:孩子到家后,我天天说他,天天讲道理,为啥他就听不进心里呢?当好言好语的说教无效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彻底的爆发,之后便可能是打骂、不尊重······
其实想想,孩子很听话,你让他吃面包他不敢吃烧麦,但内心他是渴望尝一尝烧麦的滋味的,这样愿望与日俱增,终有一天他会迈出偷吃的那一步,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面包就如同唠叨,再听话的孩子也会有厌烦和抵触反抗的时候,当他通过反抗尝到自我的滋味时,当双方有分歧和矛盾时,孩子会越来越多的进行反抗,这也就演变成家长眼中的叛逆。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孩子整个人生的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该怎样有效、科学的教育孩子呢?这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其实家庭教育就是有技巧的爱孩子。
这里面所谓的爱,并不是满足孩子所有的物质要求,而是从孩子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着手。例如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成才、成功、有钱、不受苦等,但很少有父母会说出让孩子孝顺。当孩子放学回来后,很多父母会问孩子在学校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听懂,考了多少分,有没有打架等,却很少会问孩子在学校玩的开心与否,有没有交到新朋友。
殊不知,孩子孝顺了,他的个人素养提高,他成才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孩子在学校玩的开心了,交到新朋友了,他才会爱学校,爱老师,才会爱学习。
所以要转变教育的观念,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些事情父母要坚决避免做。
孩子在场时,父母不要吵架,遇事要商量着进行,父母之间保持谦逊、关心、体谅的关系。
不要对孩子说谎,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如果承诺孩子了,实在没有做到,要给孩子讲清楚原因,不能草草了事。
要和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尊重孩子的朋友,尤其是当其朋友到家中做客时,要顾全孩子的面子,不要随便讲孩子的过错。
不能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有研究发现,孩子的缺点有15%,优点有85%,但家长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却忽略孩子的优点,导致孩子厌烦家庭。因此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获得自信。
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能随意打骂或者经常性发脾气,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将其他人的坏话,以免影响孩子。
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无能为力的话题,这样会加重孩子的精神负担,让孩子忧虑。
转变和孩子的沟通方法,这很重要,因为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双方在平等地位上的沟通。
放下家长的架子,做错事情时,要和孩子说对不起。尊重孩子的情绪并照顾孩子的面子。
有效引导孩子情绪,注意和孩子的说话语气,善于倾听,并且允许孩子说不。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父母要时常稳定自己的情绪,要温柔而坚定的对待孩子,提高自身的陪伴质量,才能共享快乐的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