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边走边旺
山里出来的孩子,虽然泥腿子上岸,远离了与土地打交道的日子,但生活还是离不开土地,每天的日子还是沾满泥土气息。
那些被搁置在护栏上的花花草草,经过一年又一年的严寒酷暑,早已经习惯了主人的懒散,想起了给一盆水,忘记了就吸干叶子的水份,就这样逐渐适应了彼此的生活。
夏天暑热,突然爱心泛滥,把护栏上长得最好的几盆:玉树、蟹爪兰、法师给移到室内,每天就在眼皮下自由生长。
怕它们热着了,有风扇散热;怕它们渴着了,有四月它们的洗澡水。没过多久,玉树不堪重负,趴在花盆边,找根绳子把它们分别栓住套了个圈,好集中生长。紧接着蟹爪兰的叶片纷纷掉落,无声抗议着,最后化水。
没想到长得最好的法师,有一天叶子也开始刷刷地掉,剪断枝一看,已经黑心,没救了。看来爱心泛滥不是好事,既然留不住,只有连根拔起,让花盆歇歇,只可惜跟了几年,好不容易彼此熟悉,最后还是倒在了爱心之下。
每年的五一劳动节,正是附近大蒜收获的季节。虽然离开土地已多年,但体验劳动的热情不变。
每天下午六点下班,骑着心爱的哈啰,沿着乡村绿道一路绕行,吹着风闻着蒜香味儿,看着路边收完的空地,随手捡一根树枝就可以开始寻蒜。
每当树枝划过稻草和青草,看到紫色就心花怒放。树枝插进泥土,轻轻用力一压,随着泥土四分五散,蒜头就露出土地。
每天把时间设定在七点三十分,闹铃一响,收工回家。五月的天气,此时早已夜色降临,回到家时,上夜班的早已出发。三五几口吃完饭,开始清理工作,把多余的泥土枯草外皮根须去除,入眼就是紫得发亮的大蒜,看着喜人。
这样的日子就在五一前后两周,持续半个月的时间。每天一小时收获一两斤,坚持一周后,就堆满了小半个阳台,在阳光下自然晾干。
等晾干后东家一小袋西家一小袋,余下的一日三餐剥几瓣拍烂放进菜里,大蒜的香味就在口腔里回味。
有人说,不喜欢大蒜那经久的味儿。没关系,饭后剥几颗生花生,既可品尝生花生的甘甜回香,又可去除大蒜的异味儿,此方法百试不爽,感兴趣的可以试试。
捡了几年蒜,也免费吃了几年的蒜,还是有点小心得。最开始不得要领,看着空地就去,往往半天收获几粒。慢慢地学会观察,路边一过,稻草成堆的自动忽略,稻草保持着纵横交错的,肯定收获满丰。
大蒜也是神奇物种,不怕晒,一个夏季扔在阳台上不管也不会干不会坏。刚开始不懂,用袋子装着,收拾得干干净净,最后腐烂只好扔了。现在是敞放着不管,吃到发芽都没事。
有一次忘记买葱,记录后简友提醒自己栽葱,这样就不怕忘记。于是想着夏季空出的花盆,这一季我们不种花,改种菜。
把发芽的大蒜挑出来,花盆里的泥土随便松松放进去,浇水后就不用管了。等一周后,绿色的尖尖角就冒出来,两周后,代表着蒜苗的叶片冒出,种大蒜这活算是有了开始,但回锅肉上桌,这还得多点耐心等等。
话说这两年,蒜已经融入了一日三餐。泡蒜、糖醋蒜、炒菜炖菜都少不了它,好像很久没有感冒过,说明大蒜的消炎杀菌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