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就该平平淡淡地教,越是标新立异,越是花样翻新,便越偏离语文教学的本真。
开学第一课就跟学生讲,语文既不属于政史一类的文科,更不属数理一类的理科,如果实在要给语文归一个门类,最恰切的还是归入艺术一类。
如果年龄大了可以被调侃为资深的话,那我就堪堪可称为资深教书人了。所谓资深只是年龄大了些,并不能代表别的什么,除了讨嫌还是讨嫌。孔子就骂他的老朋友“老而不死是为贼”。
有很长一段时间弄不清知识分子、文人、读书人这三个概念。不是含浑不清而是分别得太清才把自己弄得糊涂了。后来终于有一天,在读过一本书后,兀坐冥思时,终于把这个事情弄清楚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错误地把自己当成知识分子或文人或读书人中的一员时,便已迷失了自己了。老一班的同学们戏称我“林老师”,我知道这只是一个代号,用职业来代替了我的名字,调侃中自带几分亲切。而实际上我真算不得是一个真正的老师。
明清科举作弊,花样迭出。作弊的具体方法是:考生事前与考官预定密码,比如一首唐诗,或是几个字,故意写在试卷的开头,或是结尾,这样即使格式与字迹改变,依然能够辨别出考卷作者。明天启中的一次科考,有一个叫钱千秋的人,买到了密码。密码是七个字——“一朝平步上青云”。按照约定,他只要将这七个字,写在每段话的末尾,就能平步青云,金榜题名。事情非常顺利,考试结束,钱千秋被录取。(此故事见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平平凡凡教语文,安安静读闲书。读书从来都是一种习惯,抑或一种生活方式,而绝不是一种手段。
早已过了谷雨节气,虽杨柳绽绿,杏李吐蕊,却依然清寒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