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藏头诗与嵌名诗的创作(之九)

有一次,某协作单位的领导林荣超书记来开展专访和技术交流。一起就餐的时候聊起来,个人颇有所得。有感于林荣超其人少年得志而居高位,故作诗一首记之,名曰《悟》。既有时遇之感慨,更有心志之抒发。正如我所说的写藏头诗之本意:亦为己,亦为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悟》

林深风沉独秀立,

荣枯冷暖心自知。

超卓物外思不群,

何若杯酒笑谈诗。

单位里面,信息中心专门负责资料打印复印和装订工作的是两位老大姐:夏秀荣、吴良琼。我在2012年之前跟她们打交道要多一点,由于是熟面孔,平时打印复印装订时也还得到了些照顾。于是便分别写了一首诗,嵌了她们的姓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咏荷》

夏荷出清涟,

秀外而慧中。

荣枯不减色,

独立傲东风。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评吴刚伐桂》

吴刚纵斧斫丹桂,

良木惜身事难为。

琼宫岁月虽无尽,

醉心仙道可有悔?

天外长风空浩茫,

玉宇嫦娥叹花飞。

遥望人间少年事,

不若对月劝挥杯。

讲到这里,倒是不得不提及一位网上的读者所质疑的:“写藏头诗有什么用啊?因为要代入名字的关系,感情基本抒发不了,而且大部分人都关注藏的名字,基本不看诗。”

然而,我一向坚持自己的两个观点。其一,写诗是“先为己,后为人”,或者“亦为己,亦为人”;其二,艺术性是否会因藏头或嵌名的原因而降低,这要看创作者自身的水平与修养。如果不点破,任谁也看不出这是一首专门的藏头诗——这难道不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水平吗?足以自傲了…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