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绘本和动画片一样,只是给小孩娱乐消遣的,如果一个成年人喜欢绘本,恐怕会被别人心里嘲笑“幼稚”,但是绘本真的不只是小孩子的专属,更不是简简单单用来打发时间的,成年人也可以从绘本中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说实话在读《好绘本如何好》之前,我也是一个“绘本盲”,不知道什么样的绘本才是好绘本,大多都是随意翻翻,看得时候也会带着点“偏见”。而大人们在给孩子挑选绘本的时候,也常常带有目的性,希望“物美价廉”,家长们普遍认为,字多的才是好书,才是让孩子增长知识的前提,而那些看上去“薄薄的几页纸,没有几个字还很贵”的绘本自然不是首选。正因为这样,那些粗制滥造的童书反倒销量惊人。
所以读完《好绘本如何好》后我才明白,如果好绘本是宝藏,那么这本书就是寻找宝藏的地图,没有它你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你会发现你曾经忽略了太多细节,其实绘本中隐藏着不少大学问,是之前的“偏见”让你把美好的事物拒之门外了。而对于家长来说,如果自己都不理解绘本的意义,那么也就没有办法教孩子更好的欣赏绘本。
这本书的作者郝广才称得上是绘本圈的一个牛人,也是波隆那插画展开办三十多年来第一位亚洲评审。他很擅长用说故事的方式讨论人生的重要议题,他把绘本当作一把钥匙,打开每一个人的好奇心,让孩子们感受一个丰富的世界并从此爱上阅读,也让成年人通过绘本找回久违了的童心。
这本书重点介绍了绘本诞生的过程,从故事、角色、背景、造型等很多方面解释了好绘本都具备哪些要素,有理论知识,也结合了不少优秀的案例,比如一个道具的背后藏着哪些玄机,多幅跨页插画对故事情节有着怎样的作用……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仿佛走进了电影幕后,这种探秘的感觉非常有乐趣。
绘本还有自己的节奏,比如故事开篇如果展现的是多幅跨页图画,是作者为了提前烘托气氛进行的铺垫,等气氛渲染到一定程度才引入角色登场。这样做是希望告诉读者,儿童由于认知能力、想象力和记忆力还不够完善,对图像的反复记忆是最多的,所以想让孩子们加深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画面放慢节奏,让孩子们逐步了解图像的意义,而不是一上来就要把所有信息挤在一页里面。即使是成年人看电影也是如此,你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才能知道故事到底讲了什么。
再比如,画面中文字的用意。有时候画面几乎占了一整页,文字却被挤在边边角角,寥寥几个字而已。这样做作者也有自己的动机,通常是为了把图像无法讲清楚的地方做补充,也能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内容。
类似的细节书里还讲到很多,如果读懂了这些,成年人不仅能换个角度看绘本,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更细致,那么大人与孩子就都从中找到快乐。
这样看来,其实一本绘本诞生的复杂程度并不亚于一本文字类的作品,从想法的构思、人物及故事设定、草图、色彩、布局等等,都会经过作者的反复考量,绝不仅仅是画一副完美的图画那么简单,包含了创作者的大量心血。所以,同样是研究儿童绘本的柳田邦男就曾在日本极力倡导“大人也要读图画书!”的确,一边读《好绘本如何好》的时候,我真的会一边心里感叹“原来是这样!”。
这里再提几句柳田邦男,他曾是日本NHK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年过半百突然经历丧子之痛,人生一下子失去了方向。一次偶然的机会,柳田邦男在一家书店遇到了宫泽贤治童话改编的两本绘本,《夜鹰之星》和《风又三郎》,没想到这两本童书让柳田邦男找回了生活的勇气,也抚平了他的心灵创伤,那次之后,柳田邦男买回了很多绘本,他在绘本看到了希望,同时他也鼓励其他成年人走进绘本,获得疗愈。
所以,成年人也可以从绘本中获益,好的绘本往往比文字更吸引人,它更能把一些说不透的人生哲理用图画的方式演绎出来,只要你用心聆听,它便会给你力量。
最后引用一段柳田邦男的话,希望美好的绘本能让每一个成年人找到最初的自己,给你疲惫的心一个大大的拥抱。
“人的一生有三次阅读图画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做了父母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人生过半,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每一次阅读都能从图画书中读出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柳田邦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