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得到”听了李笑来与脱不花的“长谈”,主题是“其实你不需要意志力“。
这个主题输出很多内容,很触动,久久难平。我分享几个的重点:
内容一:无痛退出自己的坏习惯。
里面有一句经典话语:一切成瘾性消费,都是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剥削。
如果你想戒烟,我建议你去听听这档节目。李笑来老师说他有四十年的烟龄,现在戒了,我简单介绍戒烟的方法:每天不定时跟自己对话,大声说:我从来不抽烟。当然内容话语也可以改,演变成其他有激励作用的言语。
这种方法是自己对自己洗脑,因为大脑的潜意识比意识快半秒到十秒,所以是让自己潜意识逐渐接受这个新习惯的过程。
内容二:手机依赖对人有极大的危害性,对于孩子要防患于未然。·
谈话的内容,我分享一部分:
好多婴儿车坐着一岁不到小孩子,就开始拿着手机在看,这是非常吓人,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看到有大量的孩子,很年轻就得了抑郁症,心理疾病。
而再过30年,会出现什么情况?老年老疾病,会在年轻人身上大量出现,症状为出现脑细胞坏死,大脑退化。
就是说如果我们注意力集中时间越久,就相当于我们大脑的体力肌肉越好,而现在很多孩子,成年人也一样,注意力持续时长低于2分钟,甚至低于100秒。孩子还这么小,就拿着手机,眼睛坏掉不说,而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这么低,他们怎么可能学会阅读呢,只能是识字而已。而在这个年代,很多大学生出校门后,都无法长时间阅读长文,这不是素质出现问题,而是大脑结构发生了变化。
他认为手机比心肺危害更大,而大量15岁之前的孩子,如果长期这样,大脑会变成烂尾楼。
现在回想这内容,仍然心有余悸。也许我们这一代的症状并不明显,毕竟我们是成年之后才养成,而我们的孩子一代,正需要新养分浇灌,才能茁壮成长。
所以说教育孩子,家庭责无旁贷,社会也需要共同担当。
内容三:大脑的可塑性
李笑来老师认为在未来的时代,人的最基础核心技能是阅读和研究。想维持脑的健康,要学会朗读与写作,而朗读最好是读第二种语言。
他说:孩子到了三年级就要学会朗读,而不是默读。写作并不是因为我们高雅,而是进行脑中有氧活动。
朗读好比跑步,写作就像是游泳,这样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最后他说:任何一个健康的大脑,在有生之年,都可以变成解决问题的大科学家,要相信自己。
分享到最后,用脱不花那句话:大脑是世界上最好的玩具。愿我们终身共享,相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