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要从饥饿说起。
小屋子里一家三口,母亲在床上摆弄布料,父亲靠床边坐在板凳上刷手机,女儿在小餐桌旁无所事事的坐着。在这个房间她总无所事事,但到底不能什么都不做,只好也拿起手机来应景。已是晚上七点多,她觉得这个时间可以做饭了。于是她向母亲说:“妈妈,该做饭了。”母亲回应了一句“好”,但仍旧摆弄着布料,并无要去做饭的表示。过一会儿,她又提醒道,“该做饭了。”这一次,她未得到回应。母亲仍摆弄布料,父亲还沉浸的在刷手机,她心里旋即扬起一股愤怒,按捺不住的嚷道“做饭,做饭,做饭”,但母亲与父亲未听到似的,也都还只顾做自己手中的事。终于,她等不了了,起身自行先去厨房做自己的饭了。
她将小锅刷洗干净,放在炉灶上,倒入适量的水,就准备开火煮泡面,这时母亲过来了,面带笑容疑惑的说“不是煮馄饨吗?”她见状也就不再坚持先做自己的饭了,淡淡的小声道,“啊,煮馄饨吧。”便走开了。
盛饭的时候,母亲在厨房喊她,她未听见,但他的父亲很急切的对她说,“叫你呢!”她很惊讶于父亲终于有了反应。整个吃饭过程进行的相当安静,大概只有手机响出的声音吧。她一个人默默的吃着,心里想“怎么这么难吃,是不是馄饨冷冻的太久了?”……“太淡了,妈妈肯定又少放了调料。”终于吃完,她感到很疲惫,又觉得待不下去,便拿了自己的东西匆匆离开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虽然只有她一个人,但终不像在小屋子里那样不自在,可她的心情尚不能平静下来,她坐在桌边,仔细的辨认起这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心情,“悲伤,沉痛,难过,失落,对,就是失落”她感到胸前郁结了一团哀伤的气,非得拿刀子捅自己一刀,放放血,那气才会通畅,“好难过”她现在会忍不住的说出这些话来。为了让这种不好的感觉消失,她开始学习,找出一个课程视频来听。可是在听的过程中,那股哀伤之气并未消散,反而影响到听课,她听不下去,于是又想,“准是今天没吃够,我可以再煮个泡面,吃完心情就会变好了。”她又去煮面,希望通过味蕾带来的美好刺激,能够击败这种不好的心情。面煮好了, 她将面端到自己的房间来吃,可惜未成是她料想的那样,不仅没有大快朵颐,最后还强将不想吃的面吃进去,“连泡面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她更失落了,一只手臂搁在桌上,撑着身体,额头无力的跌了下去。她看向了地面,又鬼使神差的躺到地上去,“永远睡去。”……“情绪是由认识决定的,还是由事实决定的呢?如果别人遇到这种事,会像我这样吗?所谓认识,是不是用来欺骗自己的方式,大概别人遇到这样的事,内心多少也会像我一样吧。”虽然床就在旁边,但她还是觉得躺在地上舒服。
由于心有不甘,她还是再到小屋去看了,边推开小屋门,边叫了声“妈妈?”站在门边仔细向里一看:母亲已睡下了,父亲坐在床上玩着手机。她盯了父亲一眼,父亲并无反应,便关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