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过对学校老师的观察发现(也可以说是片面之词),好老师看上去都要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五岁,为什么呢?好老师有更好的过滤痛苦的能力;好老师总是更积极、更乐观;好老师总是在过更有规律的生活;好老师的精神总是会高度专注,他会以成全学生的成长作为自己最大的努力方向。他精神的专注度与用心度,会影响他的面貌,令他显得从容而坚毅,温和而又善良,慈祥又有智慧,这几乎是天底下所有好老师的共同面貌。
———《我的“三命论”》
从做老师的那天起,我们就从一个校园到了另一个校园,何其幸运我们一直与最有活力、最纯真的灵魂作伴,我们每个人也受到了感染,因为同样变得天真烂漫。有人说做老师的人,从外表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说这话的人褒贬不一,但我自己更愿意当做是一种奖赏。因为能与孩子们作伴,我们也变得年轻起来,我们要与孩子们的世界相联系,我们就要先了解那个世界,了解那个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小小世界。所以即使我们老了,也依旧能了解那些潮流语言,了解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因为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小老师”。
孩子给我们的爱很无私,我们会收到孩子们毫不吝啬的赞美:老师,你真漂亮,我好喜欢你呀!这样富有爱的表达是真诚的。除了我们的至亲至爱,作为老师,我们身边好多了这样一群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小精灵们。他们会关注到我们今天的情绪、身体状况,甚至是服饰发型的变化。如果不是爱,谁又能如此关注着你呢。同样,我们每一天的精神面貌也都影响着整个课堂,甚至会影响到课堂的效率。有时会很抱歉,不该把坏情绪带到班级中去。除了这群孩子们,又有谁能这么快原谅你的坏情绪呢。同样做过学生的我们,记忆中老师的样子要么是和蔼可亲的温柔模样,亦或是智慧幽默,严厉中也一定是带着爱的。不是老师们的样子一直完美,是孩子们的纯真心灵也在不断温暖着我们。教学相长带来的成长和变化永远是惊人的。
在起跑线上。起跑线上输了又怎么样呢?人生是一场超长的马拉松啊。
生命要平衡,要懂得休闲。人生不要过度用力。对人生我们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是希望,活着就可能有希望。
其实,人很多与生俱来的东西并非教育能改变,有些孩子身上天生的不足,不是通过我们教研、通过提高师资水平、通过老师加班加点就能改善的,我们更需要把它当成是人的天性、本性,人与生俱来的、带有很强的命运特征的东西来对待,这一切需要我们去接纳,去尊重,去善待。
——《我的“三命论”》
我们送给在上学的孩子们的祝福大多是:学习进步或者学业有成。当问及爸爸妈妈最想对孩子说的话,也是那一句:好好学习吧。就像文质老师写到:有人会跟自己孩子说“你们一定要努力活到一百岁”这样的话吗。我们是否愿意自己的孩子平庸而又长寿呢。可能对于这个答案,父母、老师们还要纠结一下,如何平静接受孩子的“平庸”。可是生命那么长,我们又怎会知道孩子们会在多少岁时迎来自己的“不平凡”呢。又或者及时一直平庸,过了百岁之后他也已经跑赢了大多人呀。
我们教孩子们知识、培养他们为人处事的品质能力,却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生命教育。其实健康得活着,才是那个“1”,有了它,所有的零才有意义。“接纳”、“尊重”、“善待”这三个词对我触动很大,看似简单的三个词语、要完全做到是很难的。我们总是怀有很多期待,很多属于我们自己的期待,想要在孩子们身上去实现,走着走着就忘了孩子们“身体的能力”、“自然的能力”是需要我们去保护的。很多时候我们努力去做很多事,只是为了“改变”,改变一切不尽如人意的样子。却不知生命的底色是我们需要保护的,交还孩子一张白纸,让他们去书写自己的未来。
要多讲故事,少讲道理。因为故事是能够养人的,故事是能够滋润人的,故事是能够让人自己去领悟的,而道理大都是单一的、片面的,甚至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何符合能力、素养的所谓要求》
短视频火起来了,因为它的画面感与故事性。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不知不觉就已经看了一两个小时,却还乐在其中。如果我们也可以把每一次的班会课都上成这样,孩子们一定不会觉得枯燥、无趣了。尝试了用短视频、小故事、读书分享给孩子们开微班会,在那短短的十几分钟里,我终于不用喋喋不休说大道理了。往往是孩子们欣赏过后就已经有了表达欲,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所见所思分享出来,这比我的独角戏效果要好太多了。在他们毕业离开时,没有人记得我曾经讲过什么知识、道理,他们记得最多的是我在最初时分享的小故事“慢慢走会比较快”,不止一个孩子在给我的信里甚至是自己的文章里提到。这就是小故事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