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雪。
这两个词仅放在一起就足够让人快乐,更何况这还是我第一次在雪天开车。
这一天注定要打上个印记了。
中午的时候雪星子就飘飘荡荡地落了一些,我后知后觉地感慨——怪不得今天这么冷啊!哪怕脚边就开着电暖,坐在电脑前的我也冻得手指都不灵活了。
雪花悄没声儿地就变大了,我赶忙拉开车门,准备回去,我这纯新手可hold不住大雪天。
我开着雨刷走了一会儿,停在了拐角,等着直行的车通过。我瞧着他们都开着灯,立刻学了一手,拧开了我的车灯,晃晃悠悠地走了起来。
这一路上越走雪越大,雨刷也从摇两下变成了一直开着。我刚开的时候,这路上的风景还是光秃秃又灰茫茫的,地里种着的玉米收了一大半,玉米茬儿和土地交融在一起,就连道旁的树也是深惨惨的绿。
走着走着,从我车玻璃上掠过的雪花就越发明显,能留下的痕迹也更大了。整个天地都被一层白纱包裹住了,这纱是厚重的质感,看着像是落了一层厚厚的雾。树上、屋顶上、道旁的分隔物上都落了一层雪线,隐隐约约地,能看个大概。
再接着,雪的样子就更明显了。凡是有凸起的地方,都戴上了白帽子,就连地上也有了一层薄薄的白色。
我一路开到单位,停了车就去交材料。半路上遇见了别的同事,问我路上滑不滑。我思索了一会儿,只尴尬地回答:“我不知道诶。我不知道什么样子算滑诶。”这就是小白的痛苦。我能理解下雪是很危险的,结了冰开车更是危机四伏,可我坐在车上,却无法分辨怎么样算是路上滑,我只有慢吞吞地走,却感受不到这和平时的差别。
等我忙完又回到我的车前头,骤然发现这一会儿的时间,已经让它披上了一件厚厚的白色外套。
我绕着看了一圈,在前挡风玻璃那儿停了停,得到解决的灵感——开雨刷。于是我自信满满地上了车,一键解锁,打开雨刷,连上蓝牙,就准备在周深的歌声里起步了。
换了倒档,刚准备拉下手刹的我随意一瞥,骤然发现两侧车窗上的积雪挡得我根本看不见后视镜。我一扭头就看了安静躺在车上的一张小卡片,这是我爸以防万一提前准备好的。感谢驾龄十几年的老爸,他有太多的小窍门,让我能安心做个伸手党,什么也不必考虑。我拿着卡片除了雪,再次上车,顺利出发了。
回家的路上,我从其他车慢悠悠的速度上深刻体会到了其他司机们的谨慎。我非常信任别人的技术,copy他们的行为能让我安心一些。于是,我以二十迈的速度晃回了家。
停车时候,我听到轮胎和地面接触,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老爸告诉我,这就是雪的声音。
哦豁,这样啊。
我想我开的久了,遇见的情况多了,就能训练成老司机了吧。
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