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曾说:从容地让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
可惜,在这个追求效率、崇拜速度的时代,很多人已经成为时间忠实的奴仆——从每天睁眼开始,就不停追赶时间的脚步。赶地铁上班,赶项目工期,赶下一场约会,赶deadline交稿……不知不觉中,我们早已没有时间,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太忙了……”
“忙”,汉字结构是“心+亡”。
古人早有洞见——忙碌,与从容无关,更不可能深入体验生活。它是对生命、生活失去感受力的直接肇因,让人形同死亡。正如刹车就在脚下,可我们就是不愿去踩,就是慢不下来。
所以,当我们一边说着“太忙了”、一边说着“没办法”的时候,是否真地审视过这忙碌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前车比绿灯迟1秒轰油门,就毫不客气地鸣笛催促;无论对下属还是对孩子说话,语速永远超过他们的理解力;不管是贴地飞行还是10兆宽带,永远觉得不够快……时间永远不够用,时间病在这个时代无可救药地流行。
Anne,曾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企宣,几乎没享受过朝九晚六的标准待遇。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报告,改不完的文案……她像陀螺一样飞速旋转,经常在胃已经发出严正抗议后才将快餐叫到电脑前,可亢奋的大脑仍吝啬得不肯分一点点能量给嘴巴,食物索然无味,嗓子也拒绝开门。
Anne的生物钟变得混乱,她在两三点钟醒来,默默计算还有几个小时该起床;她的气血跟不上,并时常在工作时感到眩晕。
Anne做过一项心理测评,结果显示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她总是处于“进行时”状态。她会不由自主地把闲暇和空虚联想在一起。她的大脑就是一个“点子工厂”,不管是处于忧虑还是烦恼当中,她都强迫自己不要停下来。因此,这样的节奏让她和周围的人都疲惫不堪。
Anne,就是我们超速生活的代表。
因为我们的目光总是向外看,与外界极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忽视了内在的节奏。其实,我们只需要放慢心态,找会自己的韵律。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我常常用各月龄段的生长发育指标去比对孩子是否“达标”或者“合格”。每当我发现某项技能她还未达成时,我就会着急,我不明白诸如“抬头、站立”等这么简单的事情,她为什么怎么也做不到?我习惯了一切都需要有绩效有成绩,所以在一段时期内我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某一天,我看到一段话: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凉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我突然明白,孩子就是天生的蜗牛。他们按照自身的规律一点一点努力成长,而这个成长需要日积月累,更无法“催化”。一直以来是我太快,我应该慢下来,陪着她一起走,给予她足够的空间,让她慢慢地变得更好。
后来,我开始享受和蜗牛在一起的慢时光,跟着她的频率体会当下的美好。
我们一起蹲在地上观察小蚂蚁,看着它们不知疲倦地搬运一颗饭粒,爬出一串串黑色的轨迹;
我们一起驻足欣赏江上的船只,江风习习,汽笛声声,蜗牛在怀里咿咿呀呀;
我们一起看绘本,一起讲故事,甚至一起无所事事。
慢慢地,我变得更加敏锐,孩子皱一下眉头我就知道她想拉臭臭;我变得更有效率,用少得多的时间完成比原来更多的工作;我变得更富有好奇心,学习、阅读、参加社群,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
孩子,让我明白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不怕蜗牛走得慢,关键是她一直在正确的道路上向前走。
而在兔子快跑的时代要做一只从容的乌龟,或许颇为困难。但适当地调整生活节奏,不被快速运转的时间机器裹挟,却是可以做到的。
♡审视生活的重心
“慢活”哲学认为,更快并不意味着更好,质量与数量是对立的两面。而天然绿色的生活,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生活的重心。譬如试着从筹划一个周末开始,独立列出写有自己所有愿望和需求的清单,再和朋友或伴侣一起选出那些迫在眉睫和需要优先完成的事项,找出藏在紧迫感背后的起源和将要导致的结果,然后学着释放它们可能带来的负能量。
♡找到合适的时间
慢生活,不是强迫我们去反对自己的生活步调,它让我们为自己做的每件事寻找“合适的时间”,放慢脚步,充分利用时间去思考。譬如练习瑜伽、冥想,甚至只是单纯地做10个呼吸。你都会发现空气也可以变得绵密,心自然慢下来,向内看自己,重建被过快的速度割裂的、不同领域间的联系,让我们变得更有内涵、更富创造力。
♡平衡身体的生物钟
神经精神专家认为,社会时钟比起自然时钟更能影响我们,当我们不遵循体内的自然节奏,就会造成一些身体不能承受的后果。所以,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社会时钟与生物时钟协调统一。譬如用黎明代替闹钟慢慢醒来;均衡三餐饮食,以满足膳食生物钟的需求,促使身体达到更好的状态;日落后,在身体发出疲劳信号时及时睡觉。
正如一行禅师说:柠檬树开花的时节里,果实早已存在,只需再多一个条件——“时间”。
每个生物、事件、过程或物品,都有其内在的时间和节奏。美酒需要时间去醇厚,感情需要时间去经营,伤痛也需要时间去愈合。只有当生命以它自在的韵律和节奏展开的时候,才是舒展和丰厚的。
所以,在不断追求的旅程中,慢下来,做一只从容的乌龟,又何尝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