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心灵奇旅》设计了这样一堂写作课

《心灵奇旅》在新年伊始收获好评如潮,它用虚幻的手法讲了一个极其真实的故事。

主人公乔伊是个普普通通的中学音乐老师,住在小房子里,挤着地铁,人到中年一无所成。

终于,在同一天,乔伊得到了一份“五险一金”全包的稳定工作以及与著名音乐家同台的机会。故事一开头就抛给了大家一个无比现实的困境:是继续追逐梦想?还是选择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 

阴差阳错之下,乔伊的灵魂来到了“生之来处”(the Great Before)成为了灵魂导师,在那儿,尚未投生的灵魂们被赋予独特的个性,但每个灵魂都缺少一个“火花”(spark),只有激发了火花才能拥有前往地球的通行证,而火花由灵魂导师帮忙激发。

一心想回到自己的生活的乔伊与厌世的灵魂22号相遇,他们携手返回现实世界,开启了一段寻找意义的旅程。

一部好的电影,如何转化为孩子思考与写作的资源?中间要就靠美好的课程设计来实现了。我们会这样来设计一堂《心灵奇旅》的写作课。

“生活的意义”主题探寻篇

《心灵奇旅》中每个灵魂要获得培训,获得他们的个性特点、并要找到自己的火花卡,才能获得回到地球的通行证。

1

什么是“火花”

影片中各色人等的火花各不相同,乔伊、22号、理发师、妈妈、吹小号的学生、证券交易员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火花,请找到他们的火花,并表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发现”火花“有什么样的特点吗?如果请你为“火花”做一个概念解释,你能描述出来吗?

2

设计自己的通行卡

影片中灵魂的个性特点是别人安排好的,而现在的你是可以自我觉察认知的。

火花是需要你去体验和寻找的。

请设计出你的通行卡,他的上面记录你的特质、个性和火花。

分享你的设计思路,并说明它们为什么能代表完整的你自己。

3

22号的作用

乔伊一直认为,是自己帮助22号找到了生命中的火花,证据是自己帮助她经历了一天的地球人的生活,找到真正的生命体验。

22号真的是一无是处的被拯救者吗?请观察她在几处关键的时刻的表现,比如,在楼梯上和吹长号学生的对话;在服装店和妈妈的对话;在理发店里和理发师的对话。体会一下,她是否对乔伊的成长有帮助?她展示出了乔伊没有的哪些特质,她有什么优势自己未曾识别?

请你给处在自我认知困境中的22 号写一封信,告诉她你的观察和思考。

微观体验写作篇

电影主人公乔伊的梦想就是成为爵士乐手,以至于他太过于执念这点,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通过22号,他终于知道,“活着”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微观体验。

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舞台上成功的演出,更是看天空时接住的落叶,饿了吃披萨的味道,开心时嘴巴里含着的棒棒糖。 在地铁听流浪艺人的歌唱,在街头肆意地奔跑......那些早就被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点燃了从未体验过生活的22的“火花”,让她终于获得了去往地球的通行证。

许知远对谈人类学家项飙,他提出一个概念叫“附近的消失”。

他说,现在的孩子,你问他自己的社区是怎样的,菜场是怎样的,所在城市是怎样的,他们都说不清楚。

但你问他,托福雅思考试是怎样的,出国藤校是怎样的,他倒是可以说得清清楚楚。   

1

寻找“消失的附近”

外出寻找你熟视无睹的事物、人与体验,收集元素、记录,分享。

2

写下“无用之用”

写下你生活中“无用之用”的时刻,用精微的表达、诗歌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分享它们于你的价值在哪?

3

记录“小确幸”

拍摄、访谈,制作”生活中的小确幸”主题微电影。

故事力篇

好的编剧是善于隐藏主题的高手,“活在当下”的主题被隐在这个玄幻的故事后,一旦观众发现藏起来的那个部分,就会产生默契的满足感。

1

故事结构

画出影片的故事结构,你能发现什么讲故事的奥秘。

(提示:“一波三折”、“故事山”这样大而泛的概念词稍稍放下,精彩故事的讲述永远超越套路。留意影片中大故事套小故事,环中环的连环叠,故事在什么地方被中断,又在哪里被重新接起?这样做带来什么样的故事效果?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为什么?)

2

填补故事

22号在影片中是符号,也是一个未被展开的故事。她从哪来?今年几岁?她有朋友和亲人吗?她经历了什么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呢?她的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的?你可以根据影片现有的信息,展开22号的新故事,注意逻辑自洽哦。

电影与文学、与艺术虽然表现手法不同,但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我们借着《心灵奇旅》慢慢链接写作个中的“道”。

首先,思考才会带来好故事。 《心灵奇旅》解构了关于“幸福是去追求梦想”的宏大主题, 落地在“当下”微观的小确幸里。幸福的人生各有不同,而不幸却只有一种,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失联。如何不与自己失联,最终还是要回到,“我是谁”“我想要的是什么”这个人生最根本的命题。

写作之道,在于思考。有深刻的思考作为根基,才会有立得住的好故事。

有对人性深切的体察,才能切中当下社会焦虑的命脉,让这个故事唤起观众深深的共鸣。

所以,我们要打开这一条思考的管道,让孩子通过思考、体验与这一个精彩的议题深入链接,并呈现在他们自己的表达中。

其次, 如何讲好故事是核心表达力。

毕加索曾说:“我花了四年的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孩子们是有旺盛的创造力的,我们首先为他们创作所做的工作,不是教什么,而是不教什么---扫除各中的障碍,并提供触发的导火索。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探索如何讲好故事。谁来讲、用什么方式讲、场景和细节怎么设计、人物要走出什么路径,这些都决定了故事的质感,需要学习与内化。

《心灵奇旅》能够将一个老生常谈的“活在当下”处理得如此丰富,和它高超的故事力是分不开的。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容易被情节吸引,对于引发“吸引”背后的元素经常视而不见,就像影片中女爵士乐手说的故事中的小鱼,身在其中却四处寻找海洋。

写作课设计要做的是这样的工作,让影片背后的智慧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显现,让孩子获得发现海洋的能力。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艾森蓝所有,未经允许请勿擅自使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朋友圈对《心灵奇旅》好评不断,桎梏了整整一年未看电影的我,来一场2021的第一场电影《心灵奇旅》岂不妙哉...
    坐看雲起听风吟阅读 4,278评论 0 0
  • 作者:陆冠均(opllx)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2013569/...
    Vulpes阅读 6,060评论 4 16
  • 今天去看了电影《心灵奇旅》,音乐教师乔伊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热爱音乐,一直在追求音乐梦想,经历了生活的挫折和...
    公子赵阅读 4,042评论 0 2
  • 如果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你会如何度过这短暂的人生呢?《心灵奇旅》从“灵魂”的角度再度探寻人生的真谛,“把宝贵的时间...
    风未初阅读 4,101评论 0 1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96评论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