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变的初衷肯定是因为不满意现状:
也许日子过得黑白颠倒、浑浑噩噩;
也许事业原地踏步、毫无起色;
也许感情弯弯绕绕、一地鸡毛.
......
人的内心其实都有一个理想的自己,或是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是要干出一番什么样的事业。这样,待到人生终点时,才会觉得问心无愧,此生无憾,然后洒脱地对这个世界说BYEBYE。
所以,为了摆脱不满意的现状,去接近理想中的自己,我们就得寻思改变。然而改变却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因为改变在某种程度上是反人性的。改变有主观上的重重阻力,也有客观环境的制约。
许多人是真的想改变,却总无法突破主观上的阻力,让改变永远成为一种想法,而不是行动。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行动的改变最终变成了内心的焦虑和心理负担。
1.没有到绝境,尚有一丝苟且。
想改变却迟迟没有行动,是因为你还没有濒临人生绝境。也许你还有一些积蓄可以支撑眼前的浑浑噩噩;也许你还有一份收入不高但稳定的工作让你甘于眼前的苟且。
总之,只要还有点饿不死的资本,就有说服自己不急于行动的理由,因为这就是人性:只要有可能,就会追求即时的舒适安逸和身心愉悦。
2.缺乏信心和能力支撑的目标。
为了成为理想中的自己,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目标是改变的动力。然而,过高的目标却会增加自己行动的难度,容易造成主观上拖延的消极态度。
比如某位大佬口中的一个小目标,放在他身上并结合其能力、资源和时机,可能很容易实现。但对普通平凡的大多数人而言,可能连自己都没有底气让自己相信能够实现,因为你的能力撑不起这个小目标。
所以,盲目而不切实际的目标反而会形成主观上的懈怠,成为行动的阻力。
3.自我聚焦,害怕世俗眼光。
有的时候,想改变但不敢于行动,是因为顾虑太多,担心别人异样的目光。
比如为了健康,想要戒烟戒酒,却担心在以后的应酬和饭局上少了吞云吐雾、觥筹交错的热闹而被别人说装清高;想要勤奋学习或努力工作却又害怕别人说自己故作积极;想要去学游泳,却又担心自己年龄大而被别人取笑……
这是一种自我聚焦,总是将自己置于一个群体的中心,以为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力会投向自己。其实,你既不是上市公司老总,也不是当红明星,别人要八卦也不会卦到你身上,你的一言一行真的不会有太多人关注。
因为这样的瞻前顾后,最终变成了不断的精神内耗,迟迟迈不出行动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