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存在着两种偏见或误区。一种是迷信的:一谈到佛就立马想到的是寻求庇佑,一谈到寺庙就想到上香或膜拜;另一类是片面的:一讲到佛教就只能想到因果报应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一谈到佛经就视之为宗教信仰。
其实,整天吃斋、念经、抄经和拜佛的,并不一定懂佛,也不等同于皈依,更多的是心灵忏悔、精神安慰和寻求护佑的表达方式罢了。而研究佛经、参悟佛法的也并不见得都皈依佛教,更重要的是从中强化文化素养、增强思维能力、汲取人生智慧。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可谓是佛经中的经典之作,千百年来有多少人从中悟道得道的不计其数,得到的智慧营养也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武则天曾专门作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据传雍正皇帝曾念了一万遍《金刚经》,从中应得到了很多启悟、磨砺,以至于康熙曾对臣子说要给大清选一个金刚不坏之身的主子。每个人从这部经典中得到的智慧有高有低、有深有浅、有大有小,对于一个初步接触的人来讲,我也只能从中悟得一点粗浅的、零星的、不成体系的人生感悟。
1.莫把平常作高深
《金刚经》法会因由分,就讲清了法会开始的缘由。从开篇看是那样的平常,佛照样要吃饭、化缘、走泥巴路、洗脚,按照现在的话说是很接地气的,和常人并没有分别,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样神秘和高大上。这也说明一切所谓的道都在平凡之中显现,都在平常的事儿中构建。反观当下,我们有些人却习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以此来显示高深莫测,岂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平常事儿要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无论是从大自然的规律看,还是从我们日常生活看,大部分都是很平常的。比如,大部分时候天是晴朗的、风是和煦的,大部分人都是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平凡无奇的,等等。既如此,就应按照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而不应大起大落。现实生活中,却不乏有得意忘形的人、反复无常的人、暴戾乖张的人、牢骚满腹的人、颐指气使的人,这些人大都是走运一时,而不能走的很远。古人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讲的就是要善于保持一份静气,保持一种平常心。
放之宇宙皆渺小。万物大小也要辩证的看,地球在人类的眼里是幅员辽阔的,但放在银河系中是何等的渺小。这让我想起《人民的名义中》那个喜欢看星星的孙区长。电视剧中有段经典台词,当孙区长挂掉达康书记的电话之后,目光通过天文望远镜瞄向整个星空。背景旁白响起:孙连城仕途不顺,心灰意冷,喜欢上天文学之后,方知宇宙之浩淼,时空之无限。人类算什么,李达康、高育良、沙瑞金又算什么,不过都是蚂蚁、尘埃罢了。孙连城开窍了,得过且过,再无烦恼。他没贪污不受贿,又不想再提拔升官,何畏之有。?况且,他还胸怀宇宙。虽然孙区长懒政是不对的,但是刨去故事背景本身,道理还是对的。看星星仰望星空能治愈烦恼,站在星空下,你会顿时感觉人类的渺小,你的一切烦恼对于它来说都是浮云。因此,有些人、有些事大可不必当回事儿。
平凡之中也有伟大处。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说的是世界万物都有其佛性,只不过你缺乏发现的能力罢了。正如如罗丹所言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你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万物皆有其法,需练慧眼去观察和审视,不能因其渺小而忽视,更不能因其平凡而蔑视。纵观历史上转折点很多也都是因小人物、小事件而改变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所讲的很多关键的时刻,甚至带有转折性的时刻,有的是因为一个新的发现或发明,有的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有的是因为一念之差,而改变的历史的进程。比如,在滑铁卢一战中,就因为格鲁希是服从命令追击普鲁士军队,还是增援拿破仑的一念之差,导致了一个帝国的覆灭。因为大事系于小人物仅仅一秒钟,谁错过了它,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恩惠降临在他身上。
2.“善护念”更要善定念
“善护念”是儒、道、释都在倡导的观念,旨在提升修养修为。“善护念”是《金刚经》的重要观点,也是一切宗教的修养方法。“善护念”也就是要好好保护好心念和意念。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按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有八万四千烦恼。有的人表面上是在打坐,但脑子里的想法很多、很杂,可以说是胡思乱想,这就没有“善护念”,更没有达到修养的目的。
当下,很多人都不高兴。不高兴的源头在于念头太多,很多烦恼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今天,很多人每天都活在抱怨里、活在不满里、活在痛苦里,这些也都是因为想的太多造成的。比如,现在流行的很多心理疾病也是没有“善护念”而引起的。其实,想的再多也不如一分行动改变来得快。
“善护念”还要存善念。有的人打坐参禅不是为了学习佛法,而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尤其是心念不正的人更是如此。比如,有的人做了坏事就去寺庙上香拜佛,为的就是为的是寻求佛祖的保佑,祈求逃过一劫。像做坏事的人心念必然是坏的,佛祖怎么会保佑你呢?那不是与佛的宗旨冲突了吗?因此,一个心术不正的、走歪门邪道的人、处心积虑的人,做任何的忏悔和祷告都是徒劳的。我们中国有很多古话都阐明了这个道理,诸如害人之心不可有、善有善报等,旨在告诫人们时刻都要存善念、有善行。
“善护念”更要善定念。所谓定念,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坚定心念,就是不要人云亦云、飘忽不定,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自己的思考,也就是坚持做好自己;一种是停止心念,《金刚经》所讲的东西就是教我们如何“住其心”,属于第二种。对于如何“住其心”“伏其心”,《金刚经》所言是无所住,不需要住。
笔者认为,要“住其心”的问题,一个是认识问题,认识到位了,问题就迎刃而解。苏轼的很多诗都充满禅意,有首写给弟弟子由的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应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流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所看似说怀旧,其实是在讲人生,并且把人生看的透透的,烦恼也就尽消了。现实中很多人都信奉“随遇而安”的理念,但是大多人却做不到“随遇而安”,因为大多数人不满足自己、不满足现实,永远不满足,这也说明认识上出了问题。
另一个是意念或者行动问题,没有很强的自制力是很难谈定的。所谓真正的定,佛经有言: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一个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自己的思想、妄念,立刻可以切断,就像香象渡河一般,连弯都懒得转,在湍急河流中截流而过了,这也就达到了止的境界。这种止的境界不是停止,而是对不正确东西的否定,并通过强大的意念和雷霆的行动去不断向前。为什么自律的人成功的几率比较大,为什么果断的人容易干成事?这都与一个人的意念和行动有关。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金刚经》中所说的四句偈,到底是如理实见分第五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还是结论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一个千年谜题,可谓是众说纷纭。以我个人理解,偏向于前者。
《金刚经》中“不著相”是其论述的焦点。诸如,“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等等。我所理解的“不著相”或“无相”,有四层意思:一是不要只注重形式的东西;二是要辩证的看待一切事物;三是不能以私欲之心修佛法;四是佛法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靠个人体悟。
学佛法什么是形式的呢?比如,有的人见庙就进,见佛就拜,当然这种形式化的东西迷信的成分更多一些;还比如,有的人在盘腿打坐,心里想的确实乱糟糟的东西,或者认为盘腿打坐道就跟着来了;再比如,有的是人认为访遍名山名寺,自己就得道了。这种形式上的东西,本身就有一种装模作样的意思,并不是为了体悟佛法而来。《金刚经》上有句佛给自己的注解:“无所从去,亦无所从来,故名如来。”佛在哪里,不是去拜佛,而是在于你的心念在哪里。只要一念虔信,佛就在这里。正如有首古诗中所言:“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金刚经》中充满了否定之否定,也充满了辩证法。比如前面说道的“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从字面意思理解,是说你想象的佛庄严的样子其实并不是佛的样子,而是你想象出来的,不是真的庄严,而是叫做庄严而已。所以,任何事物一著相就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各朝代塑造佛的形象都是不一样的,各种样式的都有,其实也是都是想象出来的,并且也不是拜了这些佛就得到了佛法。《金刚经》中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也说“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因此,有的人认为念佛就是佛法、参禅就是佛法、念咒子就是佛法或者拜佛就是佛法,这些都是错误的。其实学习佛法并无定法,正如佛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定与不定都在你的心里。
为什么说不能以私欲之心修习佛法呢?《金刚经》中讲“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人生的一切痛苦烦恼都是从这四相而来,而任何一种相都与私欲有关。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四相也是人的四种观念。去我相是祛除以我的利益得失为中心的观念;去人相是做到人人平等;去众生相就会众生皆佛;去寿者相就会看淡生死。但是,做到这些何其难。就拿一项来说,很多人到庙里拜佛,花点香火钱、供果钱就要求菩萨满足或保佑家庭好、身体好、升官发财等样样皆好。这又怎么可能呢?如果真能这样,菩萨可真是不好当了。正如古人有首诗中写道:“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出门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望阴天。”佛祖一样也是不会满足你那些私欲要求的。其实,自佑才能多福。
为什么说佛法要靠悟呢?整部《金刚经》读下来,不过是一些须菩提与佛的对话,有那些智慧要靠自己体会,里面并没有给你真正的答案。比如,《金刚经》中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是说佛法对于每个人而言所得所悟也是有差别的。还比如,《金刚经》中说“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连如来在燃灯古佛处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佛法,何况我们常人呢?!佛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得与不得即是相对的,也在你的修行里,并且关键是看你悟道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