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陆明在家午休,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是药剂科王主任的电话,陆明知道要有大事发生,立刻坐起来。
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陆总,你们的静丙何时能有货,现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用量很大,药库的库存最多只能扛三四天。你要想想办法啊!”
“知道了,知道了,王主任,上午销售员已经向我汇报了,正在联系货源,您放心,一有货,我们第一时间送过去。”陆明点着头,用响亮的声音回答,似乎这样对方才能放心。
刚挂完电话,手机铃声再次响起,是南渚镇中心医院的院长,也在问静丙是否有货。
说是医院刚刚接收了几个从镇养老院送来的老人,病情都比较凶险,其中有一个病人送来时血氧饱和度就只有70多,新冠后并发心肌炎,呼吸困难加重,高温持续不退,肺部感染很严重,急需静丙治疗。
放下电话的陆明睡意全无,来到阳台上,点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看着外面深蓝色的天空,几片残云像破棉絮无精打采的漂浮着,形状和颜色都极其怪诞。
陆明去年12月上旬才接到总部的任命通知,担任市健民医药公司总经理。没想到,一上任,就遇到了疫情放开。
新冠感染人数快速攀升,用药需求量是平时的数十倍,临床用药出现了短缺,医院药品储备有的已接近最低限。由于舆论的影响,甚至出现了有些药物的囤货抢购风潮。
病人急,医院急,医药公司作为药品供货单位,更是焦急万分。公司的要货单出去,一张单子总是有很多缺货,有的常用药已出现零库存状态。
陆明每天在系统里查看着公司的库存状态,每天接到很多问询药品的电话,就像看着无数焦黄的禾苗,却求不来老天下雨。
接到静丙药品紧张的求援电话后,陆明唯一能做的,是天天督促采购员抓紧联系,寻求兄弟公司的帮助,寻求朋友的帮助,满天撒网,电话微信都问了一个遍,得到的信息,都是意料中的没有货源。
终于,老天开眼了,似乎不忍看苍生煎熬,或许被陆明的虔诚感动,开始有雨滴飘落。
陆明联系上华北一家生产企业,有货源,但需要预定排队,临近春节,厂家已经不安排送货了,如果需要,必须派车自提。
这几天,天气异常寒冷,中午的街道,行人稀少,光秃秃的树苗可怜巴巴地立在道路两旁。陆明开车行驶在路上,一听到有药的信息后,稍稍松了一口气,要求采购员把前期的申报工作抓紧完成,至于是否要去拿货,陆明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那条路上有怎样的风险。
到办公室没有多久,陆明就接到电话,告知可以去提货了。
陆明精神一振,立马通知召开紧急会议。
1月18日下午1:30,公司小会议室,陆明看着众人焦急而期盼的目光,问:“货源有了,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储运物流部把这些日子关注的华北方向的路况进行了反馈:从这里到华北,路程一千多公里,货车正常行驶,要十三四个小时;而且临近春节,由南向北的车子很多,枢纽处、桥梁处,都出现了严重的拥堵。
前几天,一部由无锡回华北的药品运输车辆,就堵在徐州高速段,堵了整整五小时,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行程生生地用了二十几个小时。
如果堵在路上,这时间也框不住,堵得严重,驾驶员春节前恐怕也赶不回来。
“虽然路况复杂,但是两名驾驶员已经确定,做好了准备,随时等待通知出发。”储运物流部负责人镇定地说。
质量部的同事也提醒,此次行程比较远,而且提货的是冷藏品种,药品运输温度必须控制在2℃—8℃之间。一旦药品装车,冷藏车就不能熄火,必须确保冷藏车全程的温度控制在规定的温度区间。
同事们发表着各自的想法,有的觉得必须去,有的觉得不可控因素特别多,担心遇到什么岔子。
一阵讨论后,会议室突然陷入了可怕的安静,就像突然陷入了无边的黑暗,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陆明蓦地抬头,看到挂在墙上的“服务为荣”四个字,这是公司的经营理念,提倡“服务从业伙伴,服务社会民众”的服务意识。此时此刻,陆明感到这不是字,分明是四根锋利的箭簇向他射来。
服务为荣,疫情放开后,陆明和他的同时事早已被卷进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口号喊得再响亮,做不到等于空谈。此时退缩,就是临阵脱逃,这是无法原谅的耻辱。
想到这儿,陆明一脸严肃地看着大家,郑重其事地对同事们说:“必须去!大家的担心和顾虑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义无反顾地保障医院用药需求。”
1月18日下午2:30,两位早已整装待发的驾驶员出发了。
出发前,同事们做了充分的预案,精心判断、选择了合理的出行线路,加上驾驶员丰富的驾驶经验,一路向北,遇上最堵的路口堵车时长也没有超过30分钟,两名驾驶员轮番上阵,换人不停车。
1月19日凌晨5:20,彻夜未眠的陆明看到驾驶员安全到达的信息时,悬着的心终于稍微平缓了些。
他知道,疫情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们的驾驶员不仅要确保市内及时送货,有时由于供应商所在城市出现疫情管控,还要出车外地提货。因为疫情在多地频繁爆发,防疫药品的运输流通经常出现卡壳。驾驶员出车,黄码甚至红码轮番警示、车门被贴上封条不得离开驾驶室、隔离……而他们,每次无论遇到什么紧急情况,从不推脱。
特别是宁师傅,他是一名老党员,每次有紧急任务,他都是主动要求分配任务。去年上海疫情爆发,公司总部需要外市驾驶员援助,宁师傅第一时间报名。
这次,宁师傅再次主动请缨。经十多个小时的长途奔波,到达目的地时,距离约定提货时间还有七个小时,宁师傅和另一位驾驶员,调整好状态,补充物资,又紧锣密鼓地做好返程线路的预案。
1月19日下午2:00,办理提货手续,拿好货即刻返回。那一刻,每个人心里都无比默契地念着“时间就是生命”。
从北到南的返程路,相比去时的路况较为顺利,这也是陆明所期盼的。
1月20日凌晨4:10,车子顺利到达公司仓库。
1月20日7:15,到货的药品已经验收完成入库。
1月20日7:20,陆明提前来到公司,他急迫地想去看看仓库的情况和立下汗马功劳的驾驶员师傅,想对他们道一声辛苦、说一声感谢。走进休息室,陆明看到宁师傅和另一位驾驶员邹师傅歪七扭八地躺在折叠床里,一个头后仰着,嘴巴张着;一个呼吸特别沉,皱着眉头,紧紧地闭着眼睛睡得很香,呼噜声此起彼伏。他的内心一颤,紧接着一股暖流涌了上来。
陆明赶紧退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转动钥匙带上了门。
1月20日8:00,5件800支静丙装车完毕,早已守候着的两位驾驶员立即出发,送药专车稳稳地驶出公司库房,像天降甘霖,奔向各个医院。
陆明坐在办公室里,医院药剂科王主任像当时求援一样,第一个打来感谢电话。接下来的感谢电话,像除夕夜的鞭炮,不断的响起。
陆明心中最牵挂的电话迟迟没有打来,他翻到南渚镇中心医院的院长电话打了过去。
院长告诉陆明,很遗憾,病情最危重的那个老人最终还是走了。其他几位老人用了静丙,及时防止了感染恶化,病情暂时稳定。但目前危重病人数量还是不断增加,用药缺口仍然很大。
陆明心里,来不及为死去的老人悲伤,也来不及为一批药品的及时到位而庆幸。他十分清楚,这一批静丙到货,只是暂时解决了一时的紧急之需,像雨一样,只是淋湿了一点地皮,要彻底缓解旱情,战斗才刚刚开始。
好在有像宁师傅一样的一群王牌斗士,他们是战胜疫情的最坚强的后盾。
陆明捋了捋有点凌乱的头发,作了一个深呼吸。打开电脑浏览了一下库存数据后,他给采购部经理发了一条微信:9:30,召集所有采购员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