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天下的客家人,有许多独特习俗。逢年过节,煎薯包米粿,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小时候,生活在赣南小镇,见老辈们炸紫薯包都很开心。有好东西吃,是孩子们最大的幸福。
薯包好吃,做起来却一点都不容易。尤其是用磨泥板把大薯磨成浆时,不小心就把手指给擦破了。其次,在刮净大薯皮时,黏液弄到手上会很痒。
今天,沿续着赣南客家人的风俗,做一回特色风味小吃:煎薯包米粿。
首先,把大紫薯(客家也叫脚板薯)洗干净。戴上手套,用刨子刮皮。放入大盆,再用磨泥板把大薯磨成黏糊糊的稠浆。将适量的粘米粉和水与紫薯泥混合,加入姜末、葱花和盐搅拌均匀。
搅拌需要一些耐心,所以说煎薯包米粿也是种修行,急不得!倘若黏性十足的紫薯泥没有搅拌均匀,煎的时候就会出现油花飞溅的窘状,搞不好还把皮肤给烫了。
盛有紫薯泥的盆子,放置在灶台旁,待油锅烧滚后,即可开煎了。
下锅时,左手握薯泥成拳状,把黏稠的薯漿从拇指与食指的孔隙中挤出,呈圆球形丸子状。右手用调羹切入接起,放进翻滚的油锅中,再用超长筷子搅动。煎熟后用铁笊篱捞出,一个个香色俱全的薯包米粿就出锅了。
煎薯包米粿,外酥内软,爽口好吃,别有一番客家风味。暖胃健脾,活血祛风,是其食疗保健、素食养生的基本功效。对我而言,煎薯包米粿还饱含着儿时的幸福回味。
紫薯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都极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纤维素能促进肠胃蠕动,维生素A可以改善视力和皮肤,硒元素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铁元素则对人体补血有利。
紫薯能够帮助消化,改善便秘,但也不能多吃。再者就是吃紫薯时要注意它的禁忌,据说柿子、螃蟹、白酒、香蕉等与紫薯同食,会发生腹泻、消化不良的症状。然而,这些营养与禁忌,对于几十年前的赣南客家人而言,似乎并不在意。
#我的海外日记#
新年第一天,煎薯包米粿,既是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海外传承,也是对2022年与家人们健康团圆的期盼。接下来就是把今天的煎薯包,与檀香山的亲友们一起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祈愿2022每一天,大家都健康平安、幸福快乐、心想事成。❤️️
#育婴坊夏威夷—呵护宝贝,不泯童心;喜欢自驾游,四处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