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第31期 刘晓玲 坚持分享第75天(20211225)
现在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她比较信任我,我们的互动也还不错。但有时候感觉和孩子深入的沟通交流还是比较少。通过学习觉察反思:在很多时候,之所以和孩子没有更深层次的交流,是因为自己经常以为自己“很懂”、“很能”,“很把自己当回事” ,从而不自觉的成为话题的终结者。如何做到空杯心态,带着尊重和好奇,看到,听懂,反馈。听她想说的,说她想听的,让她慢慢说出她的支线故事,发现她想要成为的样子。
今天再次回顾老师讲过的课,同时决定从沟通基础开始学习,感悟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重点是在日常实践中觉察应用,力争慢慢做到知行合一 ,同时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想“说”并且更好的“说”出来自己真正想说的。
沟通的过程贯穿着: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在日常生活中清空自己,放下专家和上位者姿态,不预设, 不评判,借助沟通四要素,我们一方面清晰诚实的表达自己,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的倾听,体会孩子或者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需要,与她建立联系 ,然后聆听到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能真正的帮助到她,让她感觉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这其实也是一个彼此关照,彼此赋能的过程。
无论表达自己还是聆听他人,都是沟通的良好开端。无论是和家人孩子,还是和同事朋友 ,沟通四要素时刻提醒我们心怀爱和慈悲,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建立彼此的联结,让温暖和爱自然流动。让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故事,并听懂别人故事背后的故事,让我们活成我们想成为的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