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式温差里的穿衣哲学

    清晨推开窗,风里裹着点凉意在袖口打转,我下意识翻出衣柜里的薄羽绒,指尖刚触到布料,又瞥见阳台晾着的短袖——昨天午后阳光烈得晃眼,邻居阿姨还穿着碎花裙在楼下浇花。这便是广东的天气,像个没脾气的顽童,前一天还让你裹着围巾匆匆赶路,第二天就可能让你握着冰饮躲进树荫,连穿衣都成了每天和季节的温柔博弈。

      早高峰的地铁里,最能看见这场“博弈”的众生相。坐在我旁边的姑娘,外面套着厚实的呢子大衣,拉链却没拉到底,露出里面印着卡通图案的薄T恤;对面的大叔更有意思,上身是加绒的卫衣,下身却配了条透气的运动短裤,脚边还放着一把折叠伞——谁也说不准下一秒是出太阳还是飘细雨。有次我见一个小朋友,被妈妈裹得像个小粽子,只露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可没过两站路,孩子就闹着要脱外套,妈妈只好在拥挤的车厢里,笨拙地帮他解开层层衣扣,嘴角却挂着无奈又好笑的笑。

      其实广东人早摸清了这天气的脾性。楼下早餐店的阿婆,永远在围裙外搭一件薄开衫,她说“早晚凉,正午热,搭件衣服方便”;公司里的同事,抽屉里总备着一件薄外套,电脑旁还放着一把小风扇,“冷了披,热了吹,不跟天气较劲”。就连小区里的流浪猫,都懂得在清晨蜷在晒太阳的长椅上,午后又躲进树荫下的草丛里,用自己的方式应对温差。

      我曾因为穿错衣服闹过笑话。有天早上降温,我穿了件厚毛衣出门,结果到了中午,太阳把柏油路晒得发烫,我只好把毛衣系在腰间,走在路上像揣了个累赘。可后来我发现,这种“狼狈”里藏着独属于广东的暖意——当你在便利店门口纠结要不要脱外套时,店员可能会笑着递杯温水:“今天是这样的,早晚凉呢”;当你裹着外套在阳光下赶路时,迎面走来的人可能会跟你相视一笑,因为他也穿着和你一样“不合时宜”的衣服。

      现在我也学会了应对这温差,出门时总在包里塞一件薄外套,就像揣着一份小小的安心。其实穿什么衣服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在这时冷时热的日子里,认真地过着每一天——冷了就添件衣,热了就吹阵 wind,不慌不忙,不骄不躁,就像广东的天气一样,既有凉意,也有暖意,温柔地包裹着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