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三年无改父之道,孔老夫子这是要告诉我们,三年之后,您就可以改了,嘿嘿!
当今社会,政府官员调动频繁,一个地方的施政口号,施政纲领随领导变动而一变再变。都说要制订中长远发展规划,结果是规划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领导拍脑袋决定一切。
于是就有民主人士出来攻击中国现有的制度。什么要法治,不要人治,要用制度来规范一切,等等等等。
可问题你这是人治吗?朝令夕改,一夕三变,计划都跑到变化前面去了的,这是人治?不是,你们这是瞎治。
且来看看孔老夫子的人治:三年无改父之道,这个道可以是木匠技术,耕作经验,但我更倾向于认为这里应该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观其志,视其行,很有点挑选继承人的味道。所以这父之道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应该有三分可能。小者齐家,大至平天下,父辈的事业,思想,理想,规划,制度等等。
追随父辈的道,直到久远。规划,纲领都应该有一定延续性的,不能说改就改。不然不是天道演变了,是瞎变!
三年,三不应该是个定数,应该是泛指。意思是多,是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个较长究竟多长,这要看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决定。
前面说过,孔老夫子认为天道有变,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所孔老夫子不说我们要谨守祖制,一切听祖宗的。孔老夫子只要我们三年无改父道,三为泛指,意为多。
三年之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应随社会进步,事物发展逐步改变,把握一个最适合恰当的道。既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又符合时代的发展,完美的人治!
是的,我把第十一章节提到第十章节前面来讲了。我们学了上者、少年、成人、君子、长者(父母去逝)的忠事信人的个人修养,很好奇儒家至圣的道德修养达到了一个怎样的境界?